雜詩六首

· 徐賁
吉士篤古道,狡人飾虛情。 撝謙信寡過,當任戒持盈。 叔世俗多變,結交諒匪輕。 聖主建廣業,尚須多士成。 矧茲下愚質,安可捐交盟。 奇計固雲昧,前籌愧無能。 立身三十年,豈不志功名。 屢聞走韓魏,亦欲接羣英。 反側吾所慮,守已嘆孤煢。 誰能斷金義,相與濟危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吉士:善良的人。
  • :堅定。
  • 古道:古代的道德準則。
  • 狡人:狡猾的人。
  • 撝謙:謙遜。
  • 寡過:少犯錯誤。
  • 持盈:保持盈滿,不使過度。
  • 叔世:末世,衰亂的時代。
  • 多變:變化無常。
  • :確實。
  • 匪輕:不輕率。
  • 廣業:宏大的事業。
  • 多士:衆多的人才。
  • :何況。
  • 下愚:謙稱自己,意指平凡的人。
  • 捐交盟:放棄友情和盟約。
  • 奇計:巧妙的計策。
  • 前籌:預先的謀劃。
  • 立身:立足於社會。
  • 走韓魏:指遊歷各國,尋求機會。
  • 反側:反覆無常。
  • 守已:堅守自己的原則。
  • 孤煢:孤獨無助。
  • 斷金義:斷絕關係。
  • 濟危傾:救助危難。

翻譯

善良的人堅守古代的道德準則,狡猾的人則僞裝虛情假意。謙遜確實能減少過錯,應當警惕過度自滿。末世多變,結交朋友確實不可輕率。聖明的君主建立宏大的事業,還需要衆多人才的共同成就。何況我這樣一個平凡的人,怎能輕易放棄友情和盟約。雖然我不擅長巧妙的計策,預先的謀劃也感到慚愧。我已在社會立足三十年,怎能沒有追求功名的志向。我曾多次遊歷韓魏等地,也想接觸更多的英才。但我所憂慮的是反覆無常,堅守自己的原則卻感到孤獨無助。誰能斷絕關係,共同救助危難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時代變遷和個人處境的深刻思考。詩中,徐賁通過對比「吉士」與「狡人」的行爲,強調了堅守古道和真誠的重要性。他感慨於末世的複雜多變,認爲在這樣的時代中,結交朋友需要慎重。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對於功名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憂慮,展現了一個立身於亂世中的士人的內心世界。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深沉,體現了元代士人的精神風貌。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

徐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