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 贈淳化染何先生
染家爲作,閒閒思忖。講些是非試聽。攬下綾羅紈綺,滿椿一甑。緣甚煉教傷熟,爲惜他、顏色故恁。染軸了,更須碾砑,且圖光瑩。
拋散水漿無限,遇人來、取要即當便認。解了瑕頭纏縛,自然見姓。恰如修行一著,無縈繫、可觀真性。常清靜,顯神光,燦汕有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綾羅紈綺 (líng luó wán qǐ):指各種絲織品。
- 椿 (chūn):這裏指染布用的木架。
- 甑 (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 瑕頭 (xiá tóu):指絲織品上的瑕疵。
- 縈繫 (yíng xì):牽掛,纏繞。
- 燦汕 (càn shàn):形容光彩奪目。
翻譯
染布的人在做活時,悠閒地思考着。講述一些是非,試着聽聽。攬下各種絲織品,滿滿地放在染布的木架上。爲什麼要煉製得如此熟透,是因爲珍惜它們的顏色,所以才這樣小心翼翼。染完之後,還需要碾壓,只爲了追求那份光澤和晶瑩。
拋棄了無限的水漿,遇到人來取,就要立即辨認。解開了瑕疵的纏繞,自然就能看到本來的樣子。就像修行一樣,沒有牽掛,可以觀察到真正的本性。常常保持清淨,顯現出神奇的光芒,光彩奪目,準確無誤。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染布的比喻,表達了修行的哲理。詩中,「綾羅紈綺」象徵着世間萬物,而「染家」則是修行者的化身。通過染布的過程,詩人闡述了修行者應如何處理世間的紛擾,保持內心的清淨,最終達到真性的顯現。詩中的「染軸了,更須碾砑,且圖光瑩」寓意着修行者不僅要去除雜念,還要不斷磨練自己,以達到心靈的純淨和智慧的光輝。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
馬鈺的其他作品
- 《 滿庭芳 · 贈姚元明 》 —— [ 金 ] 馬鈺
- 《 滿庭芳 · 和張飛卿殿試韻 》 —— [ 金 ] 馬鈺
- 《 西江月 · 贈吳知綱 》 —— [ 金 ] 馬鈺
- 《 滿庭芳 · 贈淳化老喬先生 》 —— [ 金 ] 馬鈺
- 《 水雲遊 》 —— [ 金 ] 馬鈺
- 《 長相思 》 —— [ 金 ] 馬鈺
- 《 滿庭芳 · 贈萊陽縣衆醮首 》 —— [ 金 ] 馬鈺
- 《 報師恩繼重陽韻 》 —— [ 金 ] 馬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