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醜奴兒

· 馬鈺
恤飢共設三冬粥,稽首諸公。但願家豐。些小慈悲米濟窮。 好那容。道心長在常行善,性命圓融。自是心通。縛馬擒猿引虎龍。 赴蓬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恤飢:救濟飢餓的人。
  • 三冬:指冬季的三個月,這裏泛指整個冬季。
  •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表示最深的敬意。
  • 家豐:家庭富足。
  • 些小:少許,一點兒。
  • 慈悲:慈愛和憐憫。
  • 米濟窮:用米來救助貧困的人。
  • 好那容:好容易,好不容易。
  • 道心:修道的心志。
  • 性命圓融:指人的生命和精神達到和諧統一的狀態。
  • 心通:心靈得到開悟。
  • 縛馬擒猿:比喻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衝動。
  • 引虎龍:比喻引導強大的力量。
  • 赴蓬宮:前往仙境。

翻譯

爲了救濟飢餓的人們,我們共同設立了整個冬季的粥棚,我向各位表示深深的敬意。只願每個家庭都能富足,用一點點慈悲之心,用米來救助那些貧困的人。這真是不容易。

修道的心志永遠存在,我們常常行善,使生命和精神達到和諧統一。自然地,我們的心靈得到了開悟。我們控制自己的慾望和衝動,引導強大的力量,前往那仙境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慈悲救濟的重視和對修道生活的嚮往。通過設立冬季粥棚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於社會貧困問題的關注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同時,詩中也體現了作者對於精神修煉的追求,希望通過修道達到心靈的淨化和生命的和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