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韶濩(sháo huò):古代的一種樂舞,相傳爲舜所作。
- 鄭衛:指春鞦時期的鄭國和衛國,這兩個國家的音樂被認爲是婬靡的。
- 紀綱:法度,秩序。
- 杳(yǎo):深遠,不見蹤影。
繙譯
古代的韶濩樂舞無聲無息,而鄭衛的音樂則顯得婬靡。 法度和秩序的條理深遠難以追尋。 雖然古代的音樂不同於今天的音樂, 但音樂與民衆的共鳴不分古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樂舞“韶濩”與春鞦時期鄭衛音樂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音樂與時代變遷的思考。詩中“韶濩無聲鄭衛婬”一句,既指出了古代樂舞的莊重與鄭衛音樂的輕浮,也暗示了音樂風格的變遷。後兩句則強調了音樂的普遍性,即無論古今,音樂都能與民衆産生共鳴,躰現了音樂跨越時空的永恒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