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山水

山水東南勝,遊遨歲月遷。 登高頻折屐,載月屢移船。 鏡水荷花裏,秦雲嶺樹邊。 猿偷霜果下,鹿借石牀眠。 野趣閒誰適,詩懷靜自便。 洞深通窈窕,澗曲寫之玄。 採藥時逢虎,看棋或遇仙。 僧留題竹字,鶴避煮茶煙。 捷徑惟增愧,移文只浪傳。 種桃春萬樹,別有武陵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遊遨 (yóu áo):遊玩。
  • 折屐 (zhé jī):古代登山時所穿的木屐,這裏指登山。
  • 鏡水 (jìng shuǐ):平靜如鏡的水面。
  • 秦雲 (qín yún):秦地的雲,這裏泛指山間的雲霧。
  • 霜果 (shuāng guǒ):霜後的果實。
  • 石牀 (shí chuáng):山間的平石,可作牀用。
  • (xián):同「閒」,閒適。
  • 窈窕 (yǎo tiǎo):深遠曲折。
  • 澗曲 (jiàn qū):山澗的曲折處。
  • 之玄 (zhī xuán):玄妙之處。
  • 採藥 (cǎi yào):採集草藥。
  • 看棋 (kàn qí):觀看下棋。
  • 題竹 (tí zhú):在竹子上題詩。
  • 煮茶 (zhǔ chá):煮製茶水。
  • 捷徑 (jié jìng):近路,比喻不正當的手段。
  • 移文 (yí wén):傳遞文書。
  • 浪傳 (làng chuán):隨意傳播。
  • 種桃 (zhòng táo):種植桃樹。
  • 武陵天 (wǔ líng tiān):指世外桃源,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翻譯

東南的山水景色最爲優美,我在這裏遊玩,歲月悄然流逝。 登高時常常脫下木屐,月夜中頻繁地移動船隻。 平靜如鏡的水面上荷花盛開,山間的雲霧繚繞在樹邊。 猿猴偷吃霜後的果實,鹿兒在石牀上安然入睡。 野外的樂趣閒適自在,我的詩意也因此靜謐。 洞穴深處通向幽深之地,山澗的曲折處描繪出玄妙之景。 採藥時偶爾會遇到老虎,觀看下棋或許能遇見仙人。 僧人在竹子上題詩,鶴兒避開煮茶的煙霧。 走捷徑只會讓人感到慚愧,傳遞文書也只是空傳而已。 春天種下萬樹桃樹,彷彿進入了武陵的世外桃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東南山水的美麗景色和作者在其中游玩的愉悅心情。詩中通過「登高」、「載月」、「鏡水」、「秦雲」等意象,展現了山水的寧靜與壯美。後文通過「猿偷霜果」、「鹿借石牀」等生動場景,進一步以動物的自在生活來映襯作者的閒適心境。結尾的「種桃春萬樹,別有武陵天」則寄託了作者對世外桃源的嚮往,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

貢性之

元明間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師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剛直名。後補閩省理官。明洪武初,徵錄師泰後,大臣有以性之薦,乃避居山陰,更名悅。其從弟仕於朝者,迎歸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給,以終其身。門人私諡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 1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