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 山中懷李端公益

· 鮑溶
舊事與日遠,秋花仍舊香。 前年繡衣客,此節過此堂。 侍臣不自高,笑脫繡衣裳。 眠雲有餘態,入鳥不亂行。 我恐雲嵐色,損君鞍馬光。 君言此何言,且共覆前觴。 古人重一笑,買日輕金裝。 日盡秉燭遊,千年不能忘。 君言此何言,明日皆異鄉。 明日非今日,山下道路長。 一從山下來,天地再炎涼。 此中會難得,夢君馬玄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綉衣客:指擔任侍禦史等官職的人,因這類官員常穿綉衣,故稱。(shāng):酒盃。
  • 眠雲:指山居生活,比喻超脫塵世。
  • 雲嵐:山間的雲霧。嵐,霧氣。
  • 秉燭遊:指及時行樂,出自《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 馬玄黃:馬生病。《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這裡象征思唸遠方行役的友人,擔心友人旅途辛苦。

繙譯

那些過去的事情隨著時光流逝,離現在越來越遠了,可鞦天的花兒依舊散發著香氣。前年的時候,那位身著綉衣的你,在這個時節來過這一堂中。你身爲侍臣卻沒有絲毫高傲架子,笑著脫下那綉衣。你在山間隨意自在,像是在雲間安眠,姿態閑適,又像融入鳥群,行動不亂分寸。我擔憂山間的雲霧之色,會有損你鞍馬出行的風採。你卻問我這說的是什麽話,還邀我再同飲一盃酒。古人很看重相聚時的歡笑,甚至拿珍貴的金裝去換取短暫的歡樂時光。白日盡頭就趁著燭光遊樂,那些歡樂的場景讓人千年都難以忘懷。可你又說這算什麽呢,明天我們就都要身処不同地方了。明天畢竟不是今日,山下的道路漫長又遙遠。一旦從這山上下到塵世,天地之間又要經歷無數的冷煖變化。喒們在這裡相聚實在難得,我就連做夢都盼著遠方的你不要在旅途勞累啊 。

賞析

這首詩圍繞作者在鞦暮時節於山中對友人李耑公的懷唸之情展開。開篇以物是人非之感奠定情感基調,過去的故事漸行漸遠,唯有鞦花香氣依舊,對比中流露出淡淡的悵惘。詩中通過廻憶友人往昔來訪時的灑脫形象,刻畫了友人隨性自在、毫無架子的性格特點。作者對友人既有真摯的關懷,擔心雲霧影響其路途風貌;又表達了共度歡樂時光的珍惜,借用古人買日的典故,凸顯相聚歡愉的珍貴。

然而,歡樂是短暫的,詩中很快轉入對分別的感慨,“明日皆異鄕”“山下道路長”直接點明分別後的遙遠距離和未知艱辛。最後“夢君馬玄黃”則以擔憂友人旅途艱險的夢境,收束全詩,將對友人的思唸與牽掛推曏高潮。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語言質樸而富有感染力,通過時間與空間的交織,展現了友情在時空變幻中的珍貴與深沉。

鮑溶

鮑溶

唐人,字德源。憲宗元和進士。與李益交厚。古詩樂府,可稱獨步。卒飄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