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二首 其二

東風吹大河,河水如倒流。 河洲塵沙起,有若黃雲浮。 赬霞燒廣澤,洪曜赫高丘。 野老泣相語,無地可蔭休。 翰林有客卿,獨負蒼生憂。 中夜起躑躅,思欲獻厥謀。 君門峻且深,踠足空夷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風:春風。
  • **河洲:河流中露出的陸地。
  • **赬(chēng)霞:紅色的雲霞。
  • **洪曜:指烈日。
  • **:明亮、顯著,這裏形容陽光強烈照在高丘上 。
  • **野老:村野老人。
  • **蔭休:蔭庇休息,即躲避酷熱、勞累的地方 。
  • **翰林:指朝廷。
  • **客卿:非本國人在本國作官。
  • **蒼生憂:對百姓艱難生活的憂慮。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厥謀:他(自己)的謀略。
  • **君門:皇宮之門,代指朝廷。
  • **峻且深:高大且深遠,意味着難以進入。
  • **踠(wǎn)足:彎着腳,形容徘徊不進。
  • **夷猶:猶豫不決。

翻譯

春風吹拂着大河,那河水好似倒流一般洶涌。河中的小洲上塵沙飛揚,就好像黃色的雲朵飄浮。紅色的雲霞似在燃燒廣闊的湖澤,炎炎烈日明亮地照耀着高高的土丘。村裏的老人們哭泣着相互交談,說已經找不到一塊可以遮蔭休息的地方。朝廷裏有位客卿,獨自懷着對天下百姓的深深憂慮。半夜起身,徘徊不止,心裏想着要向朝廷獻上自己的謀略。但是皇宮之門高大深遠,徘徊在門外,空自猶豫不決,難以邁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驚心動魄的自然災荒景象。開篇通過「東風吹大河,河水如倒流」「河洲塵沙起,有若黃雲浮」「赬霞燒廣澤,洪曜赫高丘」等句子,用誇張的筆觸描繪了狂風、飛沙、烈日等極端的自然環境,展現出一種環境的惡劣與混亂,也暗示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而「野老泣相語,無地可蔭休」則將視角轉向受災的百姓,通過老人們的哭泣,直接呈現出百姓們在災難面前的悽慘生活與無助狀態。

後半部分引出「翰林有客卿」,塑造了一位心懷天下、憂心蒼生的客卿形象。「中夜起躑躅,思欲獻厥謀」細膩地表現出客卿對百姓苦難的深切關注以及想要爲國爲民出謀劃策的急切心情。然而「君門峻且深,踠足空夷猶」又描繪出這位客卿想要將自己的謀略呈上朝廷卻困難重重,只得在朝廷之外徘徊猶豫的無奈處境,反映出當時政治的閉塞與黑暗,也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民生疾苦的同情 。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且富有深度,兼具對社會現實的描述和對人生理想與困境的思考。

儲光羲

儲光羲

唐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玄宗開元十四年進士。任馮翊、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後隱居終南。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安祿山陷長安,迫受僞職。後脫身歸朝,貶死於嶺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