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煙光搖縹瓦,望晴檐多風,柳花如灑。錦瑟橫牀,想淚痕塵影,鳳弦常下。倦出犀帷,頻夢見、王孫驕馬。諱道相思,偷理綃裙,自驚腰衩。 惆悵南樓遙夜,記翠箔張燈,枕肩歌罷。又入銅駝,遍舊家門巷,首詢聲價。可惜東風,將恨與閒花俱謝。記取崔徽模樣。歸來暗寫。
拼音

所属合集

#宋詞三百首

譯文

精美的琉璃瓦上籠罩着霧色煙光,房檐歷歷在目,天氣晴朗,柳絮滿天飄飛。我急急來到她的閨房,不料人去樓空,只有錦瑟橫放在琴牀。我不禁黯然神傷,料想她在我離去後的苦況。一定是常常傷心流淚,常常撫琴彈瑟以寄託愁腸。終日懶得邁出閨門,只能在夢境中見到我的模樣。逢人又不敢公開說是害了相思,當偷偷整理絲裙時,才驚訝自己瘦削身長。 我不由滿懷惆悵,清楚地記得當日在南樓時歡愛的幸福時光,在翡翠的珠簾裏,彩燈非常明亮。她親暱地依偎在我的肩頭,溫柔深情地把歌兒哼唱。如今我又到舊日街巷,遍訪舊日鄰居詢問她的情況。可惜那無情的春風,吹落了鮮花,吹走了芬芳,並帶着無限的感傷。我悲痛欲絕,她也沒給我留下畫像。我還清楚地記得她的容貌,回來後仔細描畫那深情的模樣。

注釋

三妹媚:史達祖創調。 煙光:雲靄霧氣。 縹(piāo)瓦:即琉璃瓦。 柳花:指柳絮。 錦瑟:漆有織錦紋的瑟。 鳳弦:琴上的絲絃。 犀帷:裝有犀牛角飾的帳幔。 王孫:盼其歸來之人的代稱。 諱道:忌諱,怕說。 綃裙:生絲絹裙。 遙夜:長夜。 箔:簾子。 銅駝:事爲洛陽街道名,這裏借指臨安。 詢聲價:周邦彥《瑞龍吟》:“訪鄰尋裏,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 崔徽:借用一則愛情故事,據《麗情集》載,蒲地女子崔徽與裴敬中相愛,敬中離去後,崔徽思念得十分痛苦抑鬱,她請畫家爲她畫了一張像,並付一封信給敬中,說:“你一旦看到我不如畫上的模樣時,那就是我將要爲你而死了。”

本詞爲悼亡之作,題材及想法都似周邦彥的《瑞龍吟》,邊尋訪,邊回憶,但此首遙憶之辭較多。上片寫訪尋戀人舊蹤。“煙光”三句以“多風”爲主體,描畫了一幅煙光閃爍,柳絮紛灑的暮春景象,既交待了訪尋戀人的時節,也借柳絮渲染了繚亂的愁緒。“錦瑟”八句描摹出戀人對自己的刻骨相思。 下片憶昔傷今。“惆悵”三句追憶南樓長夜、張燈歌舞情景。“又入”三句寫詞人因“記”而尋,追尋舊日蹤跡。“可惜”四句寫此次尋訪的結果:東風將她的相思怨恨與“閒花”一齊帶走了!暗示她的青春夭折。本詞遙憶之辭較多,且由今及昔,由昔之人推想昔人之淚、昔人之夢,甚至昔人苦惦己而“自驚腰衩”之態,如此思慮層深,亦可知詞人對戀人的刻骨相思。

史達祖

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冑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於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爲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 1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