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蜀都:指成都。
- **離披:形容草木凋零、分散的樣子。
- **宮闕:宮殿。
-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此處借指富貴閒人。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柳市:指柳樹成蔭的街市。
- **金絲:比喻柳條。
- **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傳說古代蜀人織錦濯其中則色彩鮮豔,濯於他水,便覺不鮮豔。
- **濯:(zhuó)洗。
- **杜鵑:鳥名,又叫杜宇、子規,啼聲哀切。
翻譯
成都的春天景色已漸漸凋零散落,那些如夢般的往事消逝在茫茫雲空,再也難以追尋。曾經繁華的整座宮殿如今已荒廢,長滿了野草,可那些富貴閒人依舊沉醉得如爛泥一般。不知是哪戶人家吹奏的玉笛之聲,在夕陽殘照裏悠悠飄蕩,柳蔭下的街市,細長的柳條輕輕拂過舊日的河堤。可惜啊,這錦江之中如今再也沒有絢麗的錦緞來漂洗,就在那海棠花下,傳來杜鵑鳥聲聲哀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蜀都春晚衰敗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內心深深的感慨。開篇以蜀都春色的「離披」,奠定了時光流逝、繁華不再的傷感基調 ,夢中的往事難以追回,更添悵惘。緊接着通過「宮闕荒作草」與「王孫醉如泥」的鮮明對比,深刻地揭示了朝代更迭、世事無常,昔日的繁華與如今的荒蕪以及富貴者依舊沉醉不知世事變化形成強烈反差。「誰家玉笛吹殘照」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笛聲伴着殘陽,勾起詩人無盡的愁緒。「柳市金絲拂舊堤」於衰敗之中又透露出一絲生機,可這一絲生機更顯整體氛圍的落寞。「可惜錦江無錦濯 」,借錦江不再有往昔錦緞漂洗的盛況,暗指昔日的繁榮昌盛已一去不復返 。結尾「海棠花下杜鵑啼」,以哀婉的杜鵑啼叫收束全詩,讓傷感的情緒更加濃烈,飽含了詩人對歷史變遷、人事興衰的無限嘆惋,使整首詩充滿了深深的懷舊與傷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