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金焦二山至汲江亭用前韻

江山萬里憶徐州,十月迎風度小舟。 極目不知天外景,亂雲遙接水中丘。 此身五十昔未到,著語再三今可酬。 欲把邊塵聊一洗,只今更吸大江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焦二山:金山和焦山,在今江蘇鎮江。金山位於鎮江市區西北,原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焦山是長江中一座四面環水的遊覽勝地,因東漢焦光隱居山中而得名 。
  •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盡。
  • 天外景:天邊的景色。 天外:指極遠的地方。
  • 亂雲:紛亂的雲彩。
  • 水中丘:指江中的小山,這裏金焦二山。
  • 著語:寫作話語、詩句。 :寫作。
  • :實現願望,這裏指寫詩記錄此次遊覽。
  • 邊塵:邊境上的塵埃,借指戰爭或邊患。

翻譯

在這萬里江山之間不禁回憶起徐州之地,十月裏迎着秋風乘坐着小船出遊。極力眺望也望不到天邊那遼闊的景色,只見那雜亂的雲朵遠遠地連接着江中的山丘。我活到五十歲了,從前都沒有來過此地,反覆思考斟酌寫下詩句,如今總算達成心願。我想將那邊境的戰塵徹底洗淨,現在就盡情吸取這大江之水。

賞析

這首詩開篇點明瞭出遊時節與心境,「江山萬里憶徐州 」帶有對過去經歷的追思,爲全詩營造出一種雄渾又略帶感慨的氛圍。 「十月迎風度小舟」畫面感十足,一個「迎」字將詩人出遊時的輕鬆愉悅展現出來。頷聯「極目不知天外景,亂雲遙接水中丘 」描寫出眼前所見的壯闊之景,極目遠眺卻不見盡頭,那迷亂的雲與江中丘巒相互映襯,讓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浩瀚與神祕。頸聯 「此身五十昔未到,著語再三今可酬 」,詩人很自然地由景過渡到自身,發出感慨,年已半百纔來到此地,用再三斟酌的詩句來表達此刻的心情,有一種得償所願之感 。尾聯「欲把邊塵聊一洗,只今更吸大江流 」意境更爲宏大,詩人由眼前的自然江水聯想到洗去邊境的戰爭塵埃,表達了對和平的期盼,體現出詩人寬廣的胸懷和深沉的家國情懷,使整首詩的格調得以昇華。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眼前壯麗景色的精彩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懷。

袁說友

宋建寧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嚴,號東塘居士。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授溧陽主簿。歷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爲吏部尚書兼侍讀。寧宗嘉泰三年,同知樞密院,進參知政事。罷以資政殿學士知鎮江府。奉祠致仕。學問淹博,其疏奏多切時弊,詩文格調清新。任四川安撫使時,嘗命屬官輯蜀中詩文爲《成都文類》。有《東塘集》。 ► 6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