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hè)詩。
- 子由:蘇轍的字,蘇轍是蘇軾的弟弟,與秦觀交情頗深。
- 召伯埭(dài):在今江蘇高郵縣西北。召伯,即召(shào)公,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埭,土壩。
- 孤蓬:孤單的蓬草,常比喻漂泊的行蹤。這裏代指船。
- 短榜:短槳。榜(bàng),船槳。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無賴:這裏是無奈的意思。
- 紫綺裘:紫色有花紋的皮衣。
- 畔牢愁:漢揚雄所作辭賦篇名,後人常以「畔牢愁」表示牢騷、憂愁。
翻譯
我乘坐着小船逆着河流前行,那無奈的寒意侵襲着我身上的紫綺裘衣。在召伯埭的南邊,春天的氣息都快要消散殆盡,爲了您,我重新寫下這飽含憂愁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孤蓬短榜溯河流」描繪出一幅孤獨的航行畫面,「孤蓬」象徵着自己漂泊的狀態,小船逆水而行,給人一種孤寂且艱難的感覺。「無賴寒侵紫綺裘」,通過寫寒意侵襲,不僅實寫天氣的寒冷,也烘托出內心的淒涼。「召伯埭南春欲盡」,點明地點在召伯埭南,同時借「春欲盡」營造出一種時光流逝、美好即將消逝的氛圍,爲全詩增添了哀傷的基調。最後「爲公重賦畔牢愁」,直說爲友人蘇轍重新寫下這充滿愁緒的詩篇,將對友人的惜別之情、自身處境的憂愁盡數融入其中,情感真摯而深沉,短短四句,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