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來和詩。
- 仇池:這裏是蘇轍朋友的所在地。
- 附火:靠近火,烤火。
- ****重裘(qiú):厚厚的皮衣。
- 凝烈:嚴寒酷冷。
- 倉忙:同「倉皇」,匆忙、慌張的樣子 。
- 三臘:三年。臘,古代年節之稱。
- ****一觴(shāng):一杯酒。
翻譯
我的身子就像草木一樣順應着自然的陰陽變化,靠着爐火、穿着厚厚的皮衣,得以在漫長的冬日裏勉強支撐。漸漸欣喜地感受到微微的暖意化解了那酷寒的凜冽,半醉之後起身跳舞,神情有些倉促忙亂。我的兄長離開我已經三年了,在這千里相隔的今宵,我彷彿能與他共飲一杯酒。世間的事情如今只能讓人自己去領悟,面對這嚴寒困苦,需要盡情飲酒,讓美酒如同熱湯一般溫暖身心。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冬至日的感受展開,抒發了詩人內心複雜的情感。開篇以「身如草木順陰陽」形象地表達出詩人順應自然的心態,體現出一種在困境中的從容。「附火重裘百日強」描繪了冬日裏艱難度日的情景,「漸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倉忙」則通過細微變化,從感受到暖意到酒後的迷亂狀態,細膩地反映出內心稍顯複雜的情緒。「吾兄去我行三臘,千里今宵共一觴」,在冬至佳節,不由思念遠方的兄長,傳達出深深的兄弟情意 ,即便遠隔千里,也希望能在同一時間共飲這杯酒。最後「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須盡酒如湯」,昇華到對世事的感悟,借飲酒來抵禦苦寒,既有對現實無奈的感慨,又有自我排解、自我安慰的豁達。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語言質樸而富有感染力,巧妙地將節氣物候、人生感慨與兄弟情誼融爲一體。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
蘇轍的其他作品
- 《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歸守梓潼兼簡呂元鈞三絕 》 —— [ 宋 ] 蘇轍
- 《 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爲韻劉貢甫 》 —— [ 宋 ] 蘇轍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絕句二首 》 —— [ 宋 ] 蘇轍
- 《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 —— [ 宋 ] 蘇轍
- 《 題李公麟山莊圖 》 —— [ 宋 ] 蘇轍
- 《 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 》 —— [ 宋 ] 蘇轍
- 《 和子瞻濠州七絕 塗山 》 —— [ 宋 ] 蘇轍
- 《 夢中謝和老惠茶 》 —— [ 宋 ] 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