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水關

· 蘇轍
淇水沄沄入禁城,城樓中斷過深清。 空郊南數牛羊下,落日回瞻觀闕明。 歲月逼人行老大,江湖發興感平生。 畫舫早晚籠新屋,慰意來看水面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淇水:水名,淇河,在今河南省北部。它發源于山西省陵川縣棋子山,流經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浚縣,最後流入衛河。
  • 澐澐(yún yún):形容水流洶涌、奔騰不息的樣子 。
  • 禁城:指宮城,皇宮所在的地方,一般禁止普通百姓隨意進出。
  • 觀闕(guān què):指宮殿、樓臺。觀,宮廷或宗廟門前兩旁的高大建築;闕,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
  • 發興:激發意興。
  • 畫舫:裝飾華麗的遊船,一般供人們在水上游玩時乘坐。

翻譯

淇河的水洶涌奔騰着流入宮城之中,水關處城樓從中斷開,下面流淌着深深的清澈河水。站在空闊的郊外往南望去,可見牛羊緩緩下山,在落日餘暉中回頭瞻望,能看到宮殿樓臺明亮閃耀。歲月匆匆,催人步入年老體邁之境,面對江湖之景,心中涌起諸多對人生的感慨。裝飾華美的遊船早晚要停靠在新建的屋舍旁,聊以自慰的是來觀賞這平靜如鏡的水面風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水關後的所見所感。開篇描繪淇水奔流入禁城,展現出一種宏大的氣勢與場景,點明地點,給人以開闊之感。「空郊南數牛羊下,落日回瞻觀闕明」兩句,從不同方向寫景,牛羊下山的悠然與遠方宮殿樓臺在落日下明亮壯觀的景象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動靜結合、開闊遼遠的意境,透露着城郊寧靜與宮殿莊嚴的對比。

「歲月逼人行老大,江湖發興感平生」則是由景轉入抒情,詩人看到眼前美景,感嘆歲月無情,自己漸漸衰老,面對江湖之景,對人生的諸多經歷涌起萬千感慨。最後「畫舫早晚籠新屋,慰意來看水面平」,又回到眼前的景象,畫舫、新屋與平靜湖面,暗示詩人在自然寧靜的景色中試圖尋找安慰和解脫,表達出一種複雜而又淡然的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景色細緻生動的刻畫,又有情感深沉真摯的抒發,體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境遇的思考與超脫。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