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葺遺老齋二首

· 蘇轍
爲留十步南牆竹,莫怪門前鳥雀多。 陋巷何妨似顏子,勢家應未奪蕭何。 詩書懶惰何曾讀,氣息調勻不用呵。 多病從來少賓客,杜門今復幾人過。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初葺(qì):剛剛修繕。葺,修繕房屋。
  • 遺老齋:作者所建書齋名。
  • 陋巷:狹窄的街巷,這裏借指生活簡陋之處。
  • 顏子:指顏回,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安貧樂道著稱,居住在陋巷仍能自得其樂。
  • 勢家:有權勢的人家。
  • 蕭何:西漢開國功臣,曾購置田宅在窮僻處,認爲後代賢能可以學他的節儉,不賢也不會被勢家奪去。這裏以蕭何自比。
  • 氣息調勻:平穩地調整呼吸,有悠然愜意之意。
  • :呼氣,這裏指刻意地調整氣息(用力呼氣)。
  • 杜門:閉門。

翻譯

特意留下十步寬南牆下的竹林,不要奇怪門前鳥雀衆多。即便身處這簡陋如陋巷般的地方也無妨,就像顏回安貧樂道;有權勢的人家應該也不會像奪走他人財產那樣奪走我的這一方天地,就如未奪走蕭何的田宅。我生性慵懶,對詩書都很少去讀它;呼吸平穩調勻,也無需刻意去呵氣調整。向來因爲身體多病,很少有賓客來訪;如今閉門謝客,又能有幾個人從門前走過。

賞析

這首詩圍繞「遺老齋」展開,生動地展現了詩人閒適淡泊的生活狀態與心境。開篇「爲留十步南牆竹,莫怪門前鳥雀多」描繪了一幅寧靜自然的畫面,通過保留南牆竹和門前鳥雀多的景象,營造出清幽的居住氛圍,也暗示詩人對這種自然質樸生活的喜愛。頷聯以顏回和蕭何自比,表達了自己安於簡陋生活的豁達心態,不羨慕富貴權勢,守着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凸顯其淡泊名利的情操。頸聯「詩書懶惰何曾讀,氣息調勻不用呵」進一步刻畫詩人慵懶愜意、超然閒適的狀態,將物質追求放下,注重內心的自在。尾聯「多病從來少賓客,杜門今復幾人過」在略顯落寞中又透着一種自我堅守,因爲身體原因少有人來訪,更增添幾分靜謐,反映出詩人在這種平淡生活中的坦然自適。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簡單卻富有詩意的生活畫卷 。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