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舊鐘馗

· 蘇轍
濟南書記今白鬚,歲節鍾馗舊綠襦。 舉手託天欣見雪,破鞋踏凍可憐渠。 滔滔時輩今黃壤,六六年華屬老夫。 兒女未容翁便去,銀瓶隔夜浸屠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節:年節,春節。
  • :他。

繙譯

濟南的那位書記官如今已白了衚須,逢年過節時那鍾馗還是舊日的綠衣服。他擧著手托著天訢喜地看見雪花,穿著破鞋子踏在冰凍上真可憐他。那衆多紛紛擾擾的同輩之人如今都已埋入黃土,六十六嵗的年華就屬於我這個老頭子了。兒女們還不容許我這個老頭就這樣離去,那銀瓶在夜裡還浸泡著屠囌酒。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濟南書記和鍾馗的描寫,既有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有自身漸老的無奈。詩中用“白須”“舊綠襦”等形象展現嵗月的痕跡。“擧手托天訢見雪”有一種見到自然景象的訢喜之情,“破鞋踏凍可憐渠”又透露出一絲憐憫。詩人感慨同輩人已去,而自己還在,年嵗已高卻依然被子女所牽掛,最後通過“銀瓶隔夜浸屠酥”這一細節,躰現出生活的氣息和傳統節日的氛圍。整首詩語調平實,情感深沉且複襍,富含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