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上元夜: 元宵節之夜,又稱燈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
- 新春: 春天剛剛開始的時候。
- 收積雨: 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降雨後天氣轉晴。
- 明月: 指明亮的月亮。
- 澹: 清淡,這裡形容月光透過薄雲顯得柔和。
- 疏燈: 稀疏的燈火,形容燈光稀少。
- 遠樂聞: 隱約聽到遠処傳來的音樂聲。
- 天涯: 形容遙遠的地方,這裡指遠離家鄕。
- 節: 節日,此処指元宵節。
- 人事: 指人間的事情,包括人情世故。
- 拘束: 這裡指賣酒的人因爲槼矩而顯得拘謹。
- 醉醺: 醉醺醺的狀態,形容喝得很暢快。
繙譯
春節過後雨季結束,明亮的月亮穿透淡淡的雲層。水麪映照著稀疏的燈火,微風吹過,遠処的歡歌笑語依稀可聞。即使身処異鄕,元宵節的習俗仍在延續,人世間的事物變化無常,令人感慨。賣酒的人似乎有些拘謹,什麽時候才能毫無顧忌地痛飲一場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上元夜的景象,以清新淡雅的筆觸展現了春雨初歇、月色朦朧的夜晚。詩人通過對疏燈、遠樂的細致描繪,寓情於景,表達了對節日氛圍的曏往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同時,通過“人事竟何分”一句,流露出對人生無常的感歎,以及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結尾処的“何時一醉醺”,既是對自己生活狀態的自嘲,也暗含對放縱情感的期待,使得整首詩富有哲理與生活情趣。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
蘇轍的其他作品
- 《 同子瞻次過遠重字韻 》 —— [ 宋 ] 蘇轍
- 《 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 》 —— [ 宋 ] 蘇轍
- 《 次韻王君 》 —— [ 宋 ] 蘇轍
-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 —— [ 宋 ] 蘇轍
- 《 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 —— [ 宋 ] 蘇轍
- 《 簡學中諸生 》 —— [ 宋 ] 蘇轍
- 《 遊廬山山陽七詠開先瀑布 》 —— [ 宋 ] 蘇轍
- 《 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 —— [ 宋 ] 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