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清順新作垂雲亭
註釋
- 江山雖有餘:意思是江山風景很多。有餘,富足、充裕。
- 亭榭苦難穩:修建亭榭難以有很好的位置。亭榭(tíng xiè),亭子、榭臺,供人遊賞歇腳的建築;穩,穩妥合適。
- 登臨不得要:登臨時如果不得要領。登臨,登山臨水,遊覽;要,要領、關鍵。
- 萬象各偃蹇:所見萬物就好像各自行事、不配合。萬象,萬事萬物;偃蹇(yǎn jiǎn),不順利或傲慢等義,此處形容景物好像不順暢、不配合。
- 天公爭向背:老天似乎有意讓這裏的景色巧妙佈局。向背,面向和背向。
- 詩眼巧增損:詩中精彩的地方像是刻意增減妙化而成 。詩眼,詩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增損,增加和減少,此處有巧妙調整之意。
- 路窮朱欄出:走到路的盡頭紅色欄杆出現。路窮,路的盡頭;朱欄,紅色的欄杆。
- 山破石壁很:此句描繪山與石壁在視野中延伸的樣子。「很」通「垠」,邊際、界限。山破石壁很意思是山似乎衝破了石壁的邊際。
- 海門浸坤軸:海門的潮水似乎浸泡着大地的軸基。海門,海口;坤軸,古人認爲大地有軸,坤軸指地軸。
- 湖尾抱雲巘:湖的盡頭環抱着雲霧繚繞的山峯。湖尾,湖的盡頭;雲巘(yún yǎn),雲霧繚繞的山峯。
- 蔥蔥城郭麗:鬱鬱蔥蔥的城郭十分美麗。蔥蔥,草木茂盛的樣子;城郭,內城和外城,此處泛指城市。
- 淡淡煙村遠:淡淡的煙霧使村落顯得遙遠。煙村,煙霧籠罩的村莊。
- 雄觀快新獲:氣勢雄偉的景觀讓人有新發現的快感。雄觀,雄偉壯觀的景象;快,快意、感到痛快 。
- 微景收昔遁:那些細微的景色把以往隱蔽不見的景緻都收攏來。微景,細小的景色;昔遁,過去隱藏未被發現的。
- 道人真古人:指僧清順有古人的風範。道人,這裏指僧清順;古人,古代有高尚品德、風度的人。
- 嘯詠慕嵇、阮:清順的吟唱和長嘯追慕嵇康、阮籍。嘯詠,吟嘯歌詠;嵇、阮:嵇康和阮籍,魏晉時期的名士,常借詩酒、吟嘯表達情懷。
- 空齋臥蒲褐:在空蕩的齋房中穿着蒲草編織的衣服和褐色粗布衣服臥着。空齋,空蕩蕩的僧房;蒲褐,蒲草編織的衣服和褐色粗布衣服。
- 芒屨每自捆:經常自己編織草鞋。芒屨(máng jù),草鞋;捆,編織。
- 乞與供詩本:上天賜予他作爲寫詩的素材。乞與,賜予;詩本,寫詩的素材。
- 荒澀旋鋤墾:像荒蕪生硬的土地需要趕緊耕種開墾一樣。荒澀,荒蕪而不流暢;旋,馬上、立刻;鋤墾,耕種開墾。
- 咀嚼廢朝飯:品味詩句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咀嚼,本指用牙齒咬碎,此處指反覆品味;廢,荒廢、顧不上。
翻譯
江山的美景雖然十分豐富,但是修建亭榭卻很難選到一個安穩妥帖的好位置。如果登山臨水沒有把握要領,那看到的萬事萬物都好像不怎麼配合。可惜啊垂雲軒,在此地出現得如此之晚。老天似乎是有意地讓這裏的景色佈局巧妙,那些詩中的精彩之處就像是刻意增減妙化出來的。走到道路的盡頭,紅色的欄杆突然出現,山巒似乎衝破了石壁的邊際。海門的潮水彷彿浸泡着大地的軸基,湖的盡頭環抱着雲霧繚繞的山峯。鬱鬱蔥蔥的城郭十分秀麗,淡淡的煙霧讓遠方的村落若隱若現。一羣羣的鳥鵲飛離,一個個漁樵歸來。氣勢雄偉的景觀令人有新發現的暢快之感,那些細微的景緻彷彿收攏了過去隱藏不見的美景。清順這人真有古人的風範,他的吟嘯歌詠追慕着嵇康和阮籍。他常獨自在空蕩蕩的僧房裏,臥着時穿着蒲草編織的衣服與褐色的粗布衣服,還經常自己編織草鞋。上天憐憫詩人清順的貧苦,賜予他各種景色作爲寫詩的素材。我已經很久沒有寫詩了,思維如荒蕪生硬的土地,趕快要開墾起來。我要跟着你尋求那些美妙的詩句,反覆品味得連早飯都顧不上吃。
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爲僧清順新建成的垂雲亭而作。詩的開篇從江山與亭榭的關係說起,引出垂雲亭選址不易這一話題。「天公爭向背,詩眼巧增損」兩句,以生動的筆觸強調此地景色是上天巧妙安排,恰似精心雕琢的詩眼。
接下來詩人詳細描繪垂雲亭周邊景色,從「路窮朱欄出」寫起,依次展現了山、海門、湖尾、城郭、煙村、鳥鵲、漁樵等景象,有遠景有近景,動靜結合,構成了一幅宏大而豐富的畫卷,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受到景色的壯美與秀麗。
後半部分詩人由景及人,描繪了清順的生活與人格。將清順比作古人,吟詩嘯歌有嵇康、阮籍之風,又寫他生活簡樸,「空齋臥蒲褐,芒屨每自捆」,凸顯其淡泊寧靜的心境。詩人認爲上天憐憫清順貧窮,賜予他寫詩素材,而自己久未作詩,要從清順這裏覓求佳句,「咀嚼廢朝飯」更是生動表現出對清順詩作的欣賞與沉迷 。整首詩既描繪景緻美妙,又塑造出清順這一高士形象,景、人交相輝映,字裏行間也體現出蘇軾豪邁灑脫的詩風與對友人的讚歎。

蘇軾
蘇軾的其他作品
- 《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 —— [ 宋 ] 蘇軾
- 《 送孫著作赴考城,兼寄錢醇老、李邦直二君,於孫處有書見及 》 —— [ 宋 ] 蘇軾
- 《 淸平樂 · 送述古赴南都 》 —— [ 宋 ] 蘇軾
- 《 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 》 —— [ 宋 ] 蘇軾
- 《 贈包安靜先生茶二首 其一 》 —— [ 宋 ] 蘇軾
- 《 寶繪堂記 》 —— [ 宋 ] 蘇軾
- 《 張無盡過黃州,徐君猷爲守,有四侍人,姓爲孫、姜、閻、齊、適張夫人攜其一往婿家,既暮復還,乃閻姬也,最 》 —— [ 宋 ] 蘇軾
- 《 以屏山贈歐陽叔弼 》 —— [ 宋 ]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