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廷老朝散知虢州

· 蘇轍
滿腹貯精神,觸手會衆理。 一廢十五年,直坐纔多爾。 我昔遊宋城,憶始識君子。 簿書填丘山,賓客亂峯蟻。 出尋城下宅,屢屣牀前履。 清談如鋸木,落屑紛相委。 解頤自有樂,置酒姑且止。 逡巡破黃封,婉娩歌皓齒。 風高熊正白,霜落蟹初紫。 夜闌意未厭,河斜客忘起。 歸來笑僮僕,熟醉未曾爾。 江湖一流蕩,歡意日頹弛。 西還經舊遊,相逢值新喜。 詔催西州牧,門有朱轓柅。 都城挽不住,山賊近方侈。 提刀索崖谷,援桴動閭里。 居家百無與,王事非有己。 何日卻休官,復飲樑王市。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廷老:人名。
  • 虢(guó)州:地名。
  • 屣(xǐ):鞋。
  • 逡(qūn)巡:遲疑、拖延。
  • 黃封:酒名。
  • 婉娩:形容言辭委婉。
  • 朱轓(fān):古代車兩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塵泥。
  • 柅(ní):止車的木塊。

翻譯

(他)滿肚子裏貯藏着精神才智,一伸手就能體悟衆多事理。因爲正直而被棄用十五年,只是因爲才學太多罷了。我昔日遊歷宋城的時候,回憶起初次認識這位君子。公文簿冊堆積如山,賓客多如峯巒上的螞蟻。出來尋找城邊的住宅,屢次踢掉牀前的鞋子。清新的言談就像鋸木頭,掉落的木屑紛紛散落。展顏歡笑自然有快樂,擺上酒暫且停下。遲疑了一會打開美酒,(他)言辭婉轉動聽歌唱着,露出潔白的牙齒。風很高熊正呈現白色,霜落下螃蟹剛開始變成紫色。夜晚將盡心意還沒滿足,河水傾斜客人都忘了起身。回來後笑着對僮僕,從沒像這樣沉醉過。在江湖上四處遊蕩,歡樂的情緒一天比一天消沉。向西返回經過以前遊玩之處,相逢時正值新的喜悅。詔令催促去西州做州牧,門前有華美的車。都城留他不住,山中盜賊近來正囂張。拿着刀索要於崖谷間,搖動鼓槌驚動鄉里。在家裏百事都不參與,爲君王做事不是爲了自己。什麼時候才能辭去官職,再次在梁地的集市飲酒。

賞析

這首詩先寫王廷老的才華與正直,回憶了與他的過往交往情景,如談笑風生、飲酒作樂等。接着寫他如今要去虢州任職,面對種種艱難局面,但依然要盡職盡責。整首詩既描繪了朋友的形象與經歷,也體現了作者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其的欽佩和祝福。詩中對場景和人物狀態的描寫生動形象,如「風高熊正白,霜落蟹初紫」等,富有生活氣息和畫面感,爲我們展現出了一位有才華又有擔當的人物形象。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