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子瞻失乾子二首
人生本無有,衆幻妄聚耳。
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
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
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君家兩歲兒,畢竟何自始。
變化違初心,涕泗劇翻水。
吾儕近始悟,造物聊複試。
道力竟未完,聰明信難恃。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衆幻妄聚耳:各種虛幻的事物虛妄地聚合罷了。「幻」指虛幻,「妄」是虛妄。
- **手足:這裏代指兄弟。
- **欣成要矜毀:「欣成」指因成功、有所得而欣喜;「矜毀」,「矜」有自負之意,這裏大致可理解爲面對失去(毀)時的態度。全句意思是人對於得失所表現出的不同態度。
- **涕泗劇翻水:「涕泗」(tì sì),指鼻涕和眼淚,這裏表示哭泣流淚。「劇翻水」形容眼淚像翻滾的水一樣不停地流。
- **吾儕(wú chái):我們。
- **道力:這裏指對某種道(如道家、佛家思想等)的領悟和踐行所產生的力量。
翻譯
人生原本是沒有什麼實在的,都是各種虛幻不實的東西虛妄地聚合在一起罷了。兄弟都不算真正最親近的人,更何況妻子和孩子呢。偶然到來似乎值得快樂,勉強做出家庭帶來喜悅的模樣。忽然離去難免讓人悲傷,得到時滿心歡喜,失去時便十分痛苦。你家才兩歲的小兒,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生命出現這樣的變故違背了當初美好的心願,淚水止不住像翻涌的水一樣。我們這些人最近纔有所領悟,這不過是造物者姑且做的一場考驗。看來我們對道的領悟和踐行的力量終究還不夠完善,人的聰明也實在難以依靠。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近似哲學思辨的角度來安慰蘇軾失去幼子之痛。詩的開篇便以一種超脫塵世的觀點,認爲人生一切事物都是虛幻聚合,淡化了對親情關係的執念,這看似無情卻意在引導蘇軾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待生命中的得失。中間描述人們面對親人生離死別時常見的情感反應,如得之欣喜、失之悲傷,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無常帶來的起伏。通過提及蘇軾兩歲幼子的變故,具體地將這種痛苦呈現出來,引發讀者深深的同情。最後歸結到對生命遭遇的思考,認爲這是造物的考驗,而人們自身的「道力」不夠強大,聰明也不可靠,體現出蘇轍對生命奧祕和人生苦難的一種深刻反思與豁達態度。整個作品在安慰摯友的同時,也蘊含着對人生哲理的探尋,情與理相融合,平淡之中飽含深情與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