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和人的詩並依原詩用韻的次序 。
- 李秬(jù):人名,詩人交往之人。
-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這一天禁菸火,吃冷食。
- 毬(qiú):這裏指像球狀的雙頭牡丹花朵。
- 二喬:指三國時期東吳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容貌美麗。這裏用來比喻雙頭牡丹的美麗。
- 吳宮:東吳的宮殿,大喬嫁給孫權的哥哥孫策,小喬嫁給周瑜,都生活在吳宮 。
- 雙隗(wěi):指春秋時期狄國的隗氏姐妹,晉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間娶了她們 。
- 晉帳:晉國君主的營帳,當時重耳在晉。
- 篆印繆(liáo):篆印字體曲折蜿蜒,這裏形容感情深厚連綿如同篆印的筆畫。
翻譯
寒食節時春光已快要到盡頭,不知是誰在路邊拋下這兩兩相依的牡丹球。它們如同新到吳宮的大喬小喬般羞澀怯美,又似剛進入晉帳的雙隗般帶着嬌羞。在明月之下它們理應相伴輕聲細語,在微風拂過時各自都有着一份別樣的愁緒。我們的使君肚子裏有千首詩,爲了這雙頭牡丹情感深厚得如同篆印的曲折筆畫,連綿不絕。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視角描繪雙頭牡丹。開篇點明時節,用「誰拋兩兩路傍毬」形象引出牡丹,引發好奇。中間兩聯連用典故,將雙頭牡丹比作二喬、雙隗,從視覺及情感角度生動展現其美麗嬌羞姿態,賦予其人性情感。「月底故應相伴語,風前各是一般愁」營造出清幽且惹人憐愛的氛圍,賦予牡丹細膩情感 。尾聯寫使君對牡丹的深情,借使君詩才與對牡丹的情感,側面襯托出雙頭牡丹的魅力及引發的文人情懷。整首詩意境優美,用典精巧,既描繪出牡丹之美,又注入了豐富情感和文化氣息。

晁補之
晁補之,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鉅野(今屬山東鉅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爲“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並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819篇诗文
晁補之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彥遠相州道中二首 》 —— [ 宋 ] 晁補之
- 《 虞美人 · 羊山餞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 》 —— [ 宋 ] 晁補之
- 《 次韻四弟以道十二弟叔與法王唱和兼示無斁弟二首 》 —— [ 宋 ] 晁補之
- 《 次韻太學黃博士冕仲同考試作 》 —— [ 宋 ] 晁補之
- 《 即事呈閎中順之二年兄二首 其一 》 —— [ 宋 ] 晁補之
- 《 次韻魯直試院贈奉議李伯時畫詩 》 —— [ 宋 ] 晁補之
- 《 蔡州叔父金部挽辭別二首 》 —— [ 宋 ] 晁補之
- 《 夜合花 》 —— [ 宋 ] 晁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