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昔人:古人,指過去的某個人。
- 春盡:春季結束,指暮春時節。
- 強登山:勉強登山,表示並非出於自然的興致,而是有所驅使。
- 逢僧:遇見僧人,此處可能指寺廟中的僧侶。
- 半日閒:指與僧人共度半天悠閒時光。
- 何似:哪裏比得上,表示更喜歡另一種方式。
- 一尊:一杯酒,古代常用來指代飲酒。
- 乘興:趁着興趣或情緒高漲的時候。
- 醉中:喝醉的狀態。
- 騎馬:騎在馬上。
- 月中還:在月光下歸來,可能暗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翻譯
古人到了春天快要過去時,還是勉強登上山去,只爲能和僧人共度半天的清閒時光。相比之下,不如帶着滿心的興致,喝着酒,醉醺醺地騎着馬,直到月光灑滿歸途。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悠閒生活的嚮往。曾鞏描繪了古人即使在春意闌珊之時,也爲了尋求片刻寧靜,不惜登山尋訪僧侶的場景。然而,他更傾向於那種隨性而至、乘興而行的生活態度,醉中騎馬,月下歸家,這種瀟灑自在的形象,透露出詩人對自由無拘無束生活的一種理想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展現出詩人對世俗生活的疏離和對理想境界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