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顏

· 曾鞏
揚雄纂言準仲尼,顏氏爲身慕虞舜。 千里常憂及門止,爲山更欲一簣進。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過眼猶一瞬。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纂(zuǎn)言:著述的言辭。
  • 仲尼:孔子的字。
  • 顏氏:指顏回,孔子的弟子。
  • 虞舜:上古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爲帝,列入「五帝」。
  • 簣(kuì):盛土的筐子。

翻譯

揚雄著述言論以孔子爲準則,顏回修養自身仰慕虞舜。 常常擔憂自己距離學問的大門還差得遠,堆山也希望能再添一筐土讓山更高些。 小人與君子在行爲上有所不同,有氣節的人和貪婪的人也不會屈從於同樣的事情。 怎能讓自己愚昧無知還自我寬恕呢,人生百年在眨眼間就過去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讚揚揚雄和顏回,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不斷進取的追求。詩中以揚雄著述準仲尼、顏回修身慕虞舜爲榜樣,強調了學習和自我修養的重要性。「千里常憂及門止,爲山更欲一簣進」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知識和品德追求的不懈努力,即便已經走了很遠,仍擔心自己尚未達到更高的境界,就像堆山一樣,希望能不斷積累讓其更加高聳。同時,詩中也對比了小人和君子、烈士和貪夫的不同,進一步突出了品德和行爲的重要性。最後兩句則是告誡人們不要愚昧地自我寬恕,要珍惜時光,因爲百年的人生轉瞬即逝。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曾鞏

曾鞏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曾易佔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少有文名,爲歐陽修所賞識,又曾與王安石交遊。累官通判越州,歷知齊、襄、洪、福諸州,所至多有政績。神宗元豐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節用爲理財之要。次年,加史館修撰,典修五朝國史,管勾編修院,旋擢中書舍人。曾校理《戰國策》、《說苑》、《新序》、《列女傳》等典籍。尤擅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追諡文定。有《元豐類稿》。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