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後七日與客同爲水東之遊翌朝賦此

· 張栻
平生山水癖,妙處只自知。 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 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 朅來坐官府,頗覺此願違。 城頭望羣峯,欲往類絆羈。 三春苦風雨,晴日一伸眉。 沙邊散車騎,竹輿從嘔咿。 獨與三四客,野服相追隨。 亭高俯空曠,洞古探瑰奇。 懸崖隱日月,幽壑蟠蛟螭。 澗水雜鳴佩,松風發清吹。 興來即傾酒,語到亦論詩。 聊揩簿書眼,償此閒暇時。 所歷固未厭,所感多餘思。 昔遊木葉下,今茲綠陰肥。 江山雖可識,歲月乃如馳。 素餐豈不念,懷安敢雲私。 歸來耿不寐,攲枕聽晨雞。
拼音
張栻

張栻

張栻,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