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堂觀劇四首次西顥韻 其四

· 厲鶚
吳雲燕月兩悤悤,別意方新酒正中。 一曲當筵如一世,莫辭聽到六么終。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悤悤(cōng cōng)**:同「匆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
  • 別意:離別的情緒。
  • 酒正中:酒喝到恰到好處之時。
  • 當筵:在筵席上。
  • **六麼(liù yāo)**:又稱「綠腰」,是唐代有名的大麴,節奏變化豐富,在當時的宴會表演中較爲常見

翻譯

吳地的雲與燕地的月見證了時光匆匆流逝,離別的愁緒剛剛涌上心頭,此時酒也正喝到恰到好處。在筵席上聽一曲戲就彷彿歷經了一生,不要推辭,就聽到那《六麼》曲終吧。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濃郁的離情別緒與對戲曲藝術的沉醉之情。開頭「吳雲燕月兩悤悤」,借吳地和燕地不同的自然景象,暗示着時光飛逝,同時也可能暗喻着友人之間地域的距離。「別意方新酒正中」,準確地描繪出在飲酒至微醺時,離別的傷感之情悄然浮現。

「一曲當筵如一世」則寫出了戲曲的魅力,短短一曲,卻能讓人感慨萬千,彷彿經歷了一生的波瀾起伏,體現出詩人對戲曲中蘊含的深邃人生的感悟 。最後「莫辭聽到六麼終」則是一種勸勉,希望友人不要匆匆離去,一定要好好欣賞完整場戲曲,這種勸聽的背後,實則是詩人不想友人就此告別,渴望能多些相聚時光的情感體現。整首詩將時光、離別、戲曲完美融合,營造出一種深情且富有藝術韻味的氛圍。

厲鶚

淸浙江錢塘人,字太鴻,一字雄飛,號樊榭,又號南湖花隱、西溪漁者。康熙五十九年(西元一七二〇年)舉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召試博學鴻詞科不遇。搜奇嗜博,嘗館揚州馬嶰谷、馬半槎小玲瓏山館數年,盡閲其善本祕籍,多見宋人集。學殖廣博,尤諳遼宋典章人事,因撰《宋詩紀事》。詩詞皆工,詩品淸髙,而長於用書。論詞崇周美成、姜白石,繼朱竹垞之「浙西詞派」名家。有《樊榭山房集》、《遼史拾遺》、《南宋院畫録》等,又與查蓮坡 同撰《絶妙好詞箋》。杭堇浦曰:「太鴻詩精深華妙,裁斷眾流,自新城、長水盛行一時,海内操觚者莫不乞靈於兩家,太鴻獨矯之以孤澹。用意旣超,徵材尤博,吾鄕稱詩,於宋元之後未之或過也。」沈歸愚曰:「樊榭徵士學問淹洽,尤熟精兩宋典實,人無敢難者。詩亦淸髙,五言在劉昚虛、常建之間。今浙西談藝家,專以飣餖(dìng dòu)掃撦(chě)爲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眞矣。」王蘭泉曰:「徵君詩幽新雋妙,刻琢硏煉,五言尤勝,大抵取法陶謝及王孟韋柳,而別有自得之趣。瑩然而淸,窅(yǎo)然精深貌;深遠貌而邃,擷宋詩之精詣而去其疎蕪。時沈文愨方以漢魏盛唐倡呉下,莫能相掩也。」翁覃谿曰:「樊榭以精細之思得韻得味,正亦從書巻中醖釀得來。」生平見《淸史稿·巻四百八十五·〈文苑列傳·厲鶚傳〉》。 ► 17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