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啼曲二首 其二

· 顧況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鵶啼。 昔人何處爲此曲,今人何處聽不足。 城寒月曉馳思深,江上青草爲誰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寂寂:形容寂靜無聲。
  • 城鴉:城上的烏鴉。
  • 昔人:過去的人。
  • 馳思:馳騁思緒,指想得很深很遠 。

翻譯

月亮從江林的西邊升起來,江林寂靜無聲,只有城上的烏鴉在啼叫。過去的人在哪裏創作了這首曲子,如今的人聽到它總是聽不夠。寒冷的城裏,月色微明的清晨,思緒悠長深遠,江岸上的青草又在爲誰呈現一片碧綠呢。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靜謐且略帶憂傷的氛圍。開篇「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鴉啼」描繪出一幅月夜江景,明月升起,寂靜的江林與啼叫的烏鴉形成動靜對比,奠定了清幽孤寂的基調。「昔人何處爲此曲,今人何處聽不足」通過古今對比,引發對往昔與當下的感懷,對古人創作的曲子充滿嚮往與好奇,而人們對其愛聽之深也側面體現出曲子的魅力。「城寒月曉馳思深」將清冷的環境與深沉的思緒相連,進一步深化了情感。末尾「江上青草爲誰綠」以景結情,借青草之綠的無人欣賞,抒發了時光流逝、孤獨寂寞以及無人相知的感慨 。整首詩情景交融,借景引出思緒,借思緒傳遞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蘊意悠長。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