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夏晚(壬辰)

· 鄭珍
雨散暮天青,餘光照遠汀。 草堂朝蝙蝠,瓜架織蜻蜓。 晚飯依花聚,林風入酒醒。 閒情更無暇,兒女上池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辰:干支紀年,用以記錄年份。
  • 汀(tīng):水邊平地,小洲。
  • 草堂:茅草蓋的堂屋,多爲文人雅士隱居的住所 。
  • 朝(zhāo):有早晨之意,這裏可理解爲早晨時。
  • 蝙蝠:一種夜行性哺乳動物,白天多倒掛在屋檐等陰暗處 。
  • :此處形象地描繪蜻蜓在瓜架間穿梭的樣子,如同在編織一幅畫面。

翻譯

傍晚雨停,天空一片清朗,殘留的日光灑向遠處的水邊小洲。早晨時分,蝙蝠在草堂周邊飛動,蜻蜓在瓜架間穿梭交織。晚餐時分,一家人依着花叢相聚,山間的林風輕輕拂來,讓微醺的人漸漸從酒意中清醒。即使想要享受悠閒愜意,卻也無暇顧及了,因爲孩子們已經歡快地跑上池邊的亭子玩耍去了。

賞析

這首《山居夏晚(壬辰)》描繪了一幅清新自然、溫馨愜意的山居夏日傍晚圖。開篇「雨散暮天青,餘光照遠汀」,短短十個字,便勾勒出雨後傍晚天空放晴,陽光灑向遠方小洲的開闊畫面,營造出寧靜悠然的氛圍。「草堂朝蝙蝠,瓜架織蜻蜓」,則細膩地描繪了山居生活中的微觀景象,「朝」與「織」字使用巧妙,讓原本靜態的場景充滿了生機。前兩聯從大到小,從遠到近,層次分明地描繪了山居的環境。

「晚飯依花聚,林風入酒醒」,把詩的視角轉到家人們身上,一家人依花而聚享受晚餐,林風送來涼爽,令人酒意漸消,這一描寫充滿生活氣息,將山居生活的閒適美好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後「閒情更無暇,兒女上池亭」 一句轉折自然,儘管詩人想享受閒情,但活潑的兒女們迫不及待地跑上池亭玩耍,生動地表現出家庭生活的熱鬧溫馨,也讓畫面增添了一份活潑生氣。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刻畫細緻入微,將山居的夏日晚景和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讀來如臨其境,充滿了情趣與美感 。

鄭珍

清貴州遵義人,字子尹,號柴翁。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學宗許鄭,精通文字音韻之學,熟悉古代宮室冠服制度。有《禮儀私箋》、《輪輿私箋》、《說文新附考》、《巢經巢經說》、《巢經巢集》等。 ► 2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