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霑益出宣威入東川(丙申) [] 鄭珍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當異事徵。 逢樹便停村便宿,與牛同寢豕同興。 昨宵蚤會今宵蚤,前路蠅迎後路蠅。 任詡東坡渡東海,東川若到看公能。

同柏容郘亭泛舟過禹門山還飲姑園 [] 鄭珍

老去人事多,所樂在襟帶。 向來濟勝具,浪擲悔無賴。 東里山水平,當門此其最。 五弟入村來,食藿不我糲。 老檬又好事,能令小船大。 秀才作遊戲,方舟正無害。 水光青竹間,山影紅樹外。 招提上絕壁,草木紛

黃焦石 [] 鄭珍

後園黃焦石,厥癩如蝦蟆。 古柏覆其頂,蒼苔布其窊。 石腳何所有,纂纂楙木瓜。 石縫何所有,黃黃蘹香花。 初來治茲圃,地瘠不可鏵。 辛勤我母力,十年擁糞渣。 不知鋊幾鋤,硌確化爲畬。 秋分摘番椒,夏至區

端午念阿卯(丙申) [] 鄭珍

入戶桃陰夕照移,久看蒲糉今嬌兒。 魯論半部應成誦,渠母前朝早任嬉。 嫩綠胡孫高蹋臂,雄黃王字大通眉。 鳳仙籬側瓜棚畔,料爾行吟新寄詩。

崖塹口 [] 鄭珍

羣崖力弄險,擠天作曲尺。 樹從開闢青,石積混沌白。 一溪中蕩齧,聞聲俯來黑。 孤雲帶去鳥,飛避不留跡。 白日落其內,炎天起寒色。 陰沈疑鬼宮,宛轉入暗壁。 來者自天降,當頂踏我幘。 兩心各成驚,熟視始

文待詔鳳兮硯歌並序(丙申) [] 鄭珍

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雲館主鳳兮硯。 文家舊物三百年,歎息遺珍眼中見。 我聞二十七硯在當時,並寵爭妍皆異姿。 曾孫眼枯元血碧,鳳兮飄搖何處歸。 培遠堂中賴有居亭主,太症經國資贊輔。 大勝先生思想帖,出

雲門墱 [] 鄭珍

牢江驅白雲,流入蒼龍門。 門高一千仞,拄天氣何尊。 蕩蕩百步中,水石互吐吞。 阿房廣樂作,巨窌洪牛奔。 餘波噴青壁,震怒不可馴。 眉水若處女,春風吹綠裙。 迎門卻挽去,碧入千花村。 我行始兩日,異境壯

南陽道中(乙未) [] 鄭珍

先車雨過塵方少,未夏村明望不遮。 林腳天光如野水,麥頭風燄度晴沙。 春當上巳猶無燕,地近南都漸有花。 晝睡十分今減半,爲留雙眼對芳華。

吳生招偕同人遊東村飲其妹氏家村在諸葛洞後 [] 鄭珍

諸君誠喜餘,不惜導幽騁。 渡江行十里,果造遠人境。 茲村信深僻,水裹山以亙。 佔田僅七戶,居人無數姓。 蔓老甘蔓荒,雨餘茈姜淨。 橘柚青黃間,時立美人靚。 秋梨驚尚花,節候訝非應。 入竹縱緩步,觀鬆得

樾峰次前韻見贈兼商輯郡志奉答(丙申) [] 鄭珍

男兒生世間,當以勳業顯。 埋頭事章句,小夫已翦翦。 何況誇文詞,更卑無可善。 居常每念此,心若波濤卷。 百年大槩見,素志未必闡。 馳車浪奔走,日中請息趼。 獨立天南頭,山高水以淺。 手攀青松林,下瞰兵

書明孫文正公五律四首墨跡後 [] 鄭珍

高陽諸葛流,策進先善守。 崇禎五十相,誰歟出其右。 如何松濤亭,間此活國手。 旁觀送日月,浩嘆付詩酒。 回首山海東,心盡百八叩。 遼左等閒棄,神京究何有。 昏昏一世人,狺吠隨指嗾。 莊烈固英主,補牢未

謁比干墓(乙未) [] 鄭珍

墓禽知敬久無音,樵採含悽遠不侵。 氣共微箕存祖社,魂傷姬孔表岡林。 千秋死諫無公酷,半日句留望古深。 壟畔請攜卷石去,桉間時見昔年心。

北洞 [] 鄭珍

北洞雖名洞,迥與洞不同。 入穴出自穴,已非意想通。 謂是不知處,乃即東橋東。 臨江蹲蟆頤,吐吸白玉虹。 行人渡虹背,擾擾如蠛蠓。 屢轉入蜂房,又當穴正中。 小口嵌玻璃,照見千檣篷。 天匠妙佈置,似窮正

南洞 [] 鄭珍

南洞更奇極,壁立千丈崖。 誰將顧陸畫,掛向蒼江隈。 嶄嶄丹翠間,錯落金銀臺。 石扇敞雲頂,畫檐飛嵬嵬。 路緣屋脊上,僧出蜂孔陪。 高空來鬼神,中天風雨回。 憑闌望晴霄,天門如可階。 安知已巉絕,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