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苦熱登西樓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竈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夜:半夜。
  • 褰(qiān)衣:提起衣服,這裏指解開衣服。
  • :凝聚。
  • 星漢:星河,銀河。
  • 湛(zhàn):清澈、明亮。
  • 火晶:指太陽。
  • 燥露滋:使露水變幹,意即氣候乾燥。
  • 停風威:停止了威風,意思是沒有風。
  • 探湯:把手伸進熱水裏,形容天氣極熱。
  • :打水。
  • 陰井:背陰的井。
  • 煬(yáng)竈:生火做飯的竈,這裏形容天氣炎熱如竈火。
  • 重扉(fēi):多層的門。
  • 憑闌:靠着欄杆。
  • 彷徨:徘徊不定。
  • :拭,擦去。
  • 亭毒:化育,養育。源於《老子》:「長之育之,亭之毒之」 。
  • 璿(xuán)與璣(jī):北斗七星中的兩顆星,這裏代指上天。
  • :料想。
  • 姑射(yè)子:指姑射山上的神人 。《莊子·逍遙遊》記載: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 靜勝:指內心寧靜能剋制外界的干擾,做到身心安寧。典出《荀子·修身》: 「 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biǎn)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怠慢僄(piào)棄,則照之以禍災;愚款端愨(qu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怠慢僄棄,則照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治氣養心之術:食飲有節則骨正,寒暑適則肌膚膚康,博學近知則耳聰目明,重義輕生則行不惑,所以養生也。食飲必有檢,則形柔而壽命長;居處必有度,則體寧而心廣;博聞強識而讓,則聖知而明。是之謂養生也。治氣養心之術: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靜勝 安能希:怎麼能希望達到那樣內心寧靜的境界。

翻譯

在酷熱的夏夜,我半夜起身,獨自登上西樓,解開衣衫。 山林湖澤凝聚着暑氣,銀河閃耀着清澈的光輝。 太陽將露水烘乾,野外一片寂靜,風也不再吹拂。 熱得像是把手伸進熱水,我汲取着陰冷井裏的水,家門敞開如生火的爐竈。 我靠着欄杆長久地徘徊,汗水流淌,擦也擦不完。 我無法明白上天養育萬物的深意,只能仰頭向天上的星辰傾訴心聲。 想來我並非姑射山上的神人,哪裏能期盼得到那種內心寧靜戰勝炎熱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夜酷熱難耐的情景,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內心的煩悶與對自然、人生的深沉思索。
詩的開篇直接點明背景, 「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描繪出詩人在酷熱中半夜起身,獨自登樓解衣納涼的情景,塑造出一種孤獨煩悶的氛圍。中間部分一連幾句對夏日景色進行刻畫, 「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寫山澤凝聚暑氣,星河卻依舊明亮,形成對比,愈發突出暑氣之濃。 「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從視覺和觸覺等多個角度描寫酷熱天氣,太陽烘乾露水,野外寂靜無風,將炎熱的環境描寫得十分生動形象。

隨後 「 探湯汲陰井,煬竈開重扉 」,進一步用 「 探湯 」 來形容炎熱,以 「 汲陰井 」「 煬竈開重扉 」 等舉動,表現出詩人想盡辦法來消暑,然而依然酷熱難當, 「 流汗不可揮 」。 後半部分情感逐漸升華, 「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面對這酷熱,詩人無法理解上天的旨意,只能對着上天傾訴,反映出他內心的困惑與無奈。最後 「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 借用典故,表達自己不能像姑射山上的神人那般內心寧靜而戰勝炎熱,暗喻自己在艱難的現實面前無法超脫,抒發了自己政治上遭受挫折後的痛苦之情,也使詩歌從單純描寫酷熱的景象深入到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增添了詩歌的深度與內涵 。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