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纪参军服散得益诗

金液称九转,西山歌五色。 炼质乃排云,濯景终不测。 云英谁可饵,且驻羲和力。 能令长卿卧,暂故遇真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液:古代方士煉的一種丹藥,據說服之可以成仙。
  • 九轉:燒煉丹藥時,以轉數多爲貴。煉丹過程中反覆燒煉,經過多次提煉而成的丹藥稱爲九轉金丹等。
  • 西山:常指神仙所居之山 。
  • 五色:在傳統觀念裏,五色常與祥瑞相連 ,這裏泛指神仙世界的美好色彩。
  • 煉質:通過修煉使自身品質變化。
  • 排雲:推開雲霧,表示能超越凡俗,進入仙界。
  • 濯(zhuó)景:清洗身形,景,身影、身形。
  • 雲英:雲母的一種,古人認爲服食雲英可以成仙。
  • :吃,服食。
  • 羲和:古代神話中爲太陽駕車的神,這裏代表時間。
  • 長卿: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字長卿,曾稱病閒居,這裏借指患病的人。
  • 真識:真正的識見,指遇到能夠識別的(服散有益這一情況)。

翻譯

傳說中的金液經過九轉燒煉而成,西山之上人們傳唱着關於五色仙境的歌謠。經過修煉後品質超凡,能夠推開層雲直上雲霄,清洗身形後境界神祕難測。那雲英仙藥又有誰能有幸服食,暫時留住時光的腳步。它能讓像司馬相如那樣患病臥牀的人,暫時遇上這能讓人受益的真妙之物。

賞析

這首詩圍繞「服散得益」展開主題創作。開頭兩句「金液稱九轉,西山歌五色」,運用道教傳說典故,描繪出珍貴神祕的丹藥以及縹緲仙境的景象,引出下文對服散功效的想象。「煉質乃排雲,濯景終不測」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服散後人體質的超凡變化和由此達到的不可測的神妙境界,凸顯出服散對人的神奇影響。「雲英誰可餌,且駐羲和力」從服食仙藥雲英角度,希望能夠通過服散留住時間,體現了人們對長生與青春永駐的美好追求 。最後兩句「能令長卿臥,暫故遇真識」,巧妙地借司馬相如爲例,暗示服散對疾病患者有改善病情等益處,有讓人遇到真妙識見之感 。整首詩意境空靈奇幻、悠遠高雅,巧妙融合神話典故與對現實功效的寄望,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對服散養生觀念的接受與推崇,富有奇幻浪漫色彩,同時也能看出作者追求超凡脫俗境界和對生命美好狀態的嚮往之情。

謝脁

謝朓(tiǎo),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十九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公元487年),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遊,初任其功曹、文學,爲“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公元491年),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爲驃騎諮議、領記室。建武二年(公元495年),出爲宣城太守。兩年後,復返京爲中書郎。後又出爲南東海太守,尋遷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三十六歲。 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啓唐代律絕之先河。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