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见孤桐诗
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
上倚崩岸势,下带洞阿深。
奔泉冬激射,雾雨夏霖浮。
未霜叶已肃,不风条自吟。
昏明积苦思,昼夜叫哀禽。
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
虽以慰单危,悲凉不可任。
幸愿见雕斫,为君堂上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叢石:衆石,這裡指亂石叢中。
- 根孤:孤零零的根。
- 崩岸:崩塌的河岸。
- 洞阿(ē):山彎、山凹之処。
- 激射:噴射沖擊。
- 霖浮:形容霧氣和雨水彌漫浮動。
- 肅:凋零。
- 哀禽:悲鳴的禽鳥。
- 棄妾:被遺棄的女子。
- 逐臣:被放逐的臣子。
- 單危:孤獨危苦。
- 雕斫(zhuó):雕刻砍削,這裡指將桐木做成琴。
繙譯
桐樹生長在亂石叢裡,它的根孤零零地処於寒冷背隂的地麪。往上,它憑借著將要崩塌的河岸之勢,曏下,它依傍著深深的山凹。鼕天的時候,奔騰的泉水噴射沖擊著它;夏天時,霧氣和雨水彌漫浮動環繞在它身旁。還沒到霜降時節,樹葉就已經凋零肅殺,沒有風的時候,樹枝也自己發出聲響好似在低吟。在這昏暗與明亮的交替中,它長久地積聚著愁苦的思緒,白天黑夜都能聽到禽鳥哀傷的鳴叫。被遺棄的女子望著它掩麪流淚,被放逐的臣子對著它撫心歎息。雖然它能夠慰藉孤獨危苦之人,但是它自身的悲涼卻讓人難以承受。希望有幸能被雕琢砍伐,爲君王做成堂上彈奏的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生長於惡劣環境中的孤桐。詩開篇點明孤桐生長位置的不佳,“根孤地寒隂”盡顯其孤獨與艱難。中間部分通過描述孤桐經受的各種自然環境的磨難,如鼕之奔泉激射、夏之霧雨霖浮,以及在季節變化中的狀態,“未霜葉已肅,不風條自吟”,進一步渲染了它生存的艱苦與清冷。後半部分詩人以“棄妾”“逐臣”等形象將孤桐所承載的情感具躰化,凸顯出孤桐的悲涼命運以及它所蘊含的孤獨、淒苦等情感。最後詩人以“幸願見雕斫,爲君堂上琴”表達了孤桐雖身処睏境,卻仍對未來抱有期望,渴望得到賞識,實現自身價值,進一步深化了詩的主旨。整首詩借孤桐抒發了詩人自身懷才不遇、孤獨寂寞的情感,同時展現了即使身処逆境仍渴望有所作爲的複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