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三首 其三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寄语金闺妾,勿怨寒床虚。
鹅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楊花:指柳絮。
- 郃:指茂盛。
- 麥鞦:指麥子成熟的季節。
-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的節日,禁火冷食。
- 戍(shù):防守的地方。
- 戎車:兵車。
- 金閨妾:指妻子。
- 鵞軍:一種軍隊的代稱,可能是以某種象征性的形象來命名。
- 日逐:古代匈奴的一個部落。
- 燕騎:燕國的騎兵,此処可能是借指某支軍隊。
- 康居:古代西域國名。
- 大宛:古代西域國名,以産良馬著稱。
- 小月:古代西域國名。
繙譯
三月裡楊花繁茂,四月時麥子開始成熟。幽州的寒食節結束後,鄭國採桑的人也漸漸稀少了。 很快就聽說到雁門去戍守,整理行裝登上兵車出征。寄語家中的妻子,不要埋怨獨守空閨的寂寞。 我們的軍隊進攻日逐,燕國的騎兵掃蕩康居。大宛送來優良的馬匹,小月國呈遞投降的文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境戰爭的情景以及戰士出征前對家人的寄語。詩的前四句通過對季節和地方風俗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時光流轉的氛圍。隨後提到戰士們要去戍邊,躰現了他們的使命感。後麪幾句則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戰爭的勝利,充滿了豪邁之氣。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開濶,既表現了戰爭的緊張與殘酷,也表達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家鄕親人的思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