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張經歷

中原自古多豪傑,晉國尤多賢大夫。 學問斷無虛議論,功名須有大規模。 臂閒弓矢真良將,舌底詩書笑腐儒。 自恨兩賢相識晚,不妨杯酒恣歌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代上:代替某人呈送。
  • 張經歷:「經歷」是官名,具體人名未詳。
  • **晉國:這裏應是泛指中原地區某個歷史時期或文化範疇內的地域形象表述,可理解爲文化昌盛、人才輩出之地 。
  • **臂閒(xián)弓矢:臂上掛着閒置的弓矢,形容武將既有武藝又能閒適從容,有輕取戰功的能力。「閒」同「閒」。
  • **舌底詩書:即誇誇其談只知誦讀詩書卻無實際作爲。
  • **腐儒:指迂腐不通事理的讀書人。
  • **:放縱,盡情。

翻譯

中原大地自古以來就涌現出很多英雄豪傑,尤其是晉國一帶更是誕生了衆多賢能的大夫。真正有學問的人絕不會說些空洞無用的言論,想要成就功名一定要有宏大的規劃。臂上掛着閒置的弓矢的纔是真正的良將,只知空談詩書的只能令人嘲笑他是迂腐的儒士。我十分遺憾與您兩位賢能之才相識得太晚,不妨盡情飲酒,高歌歡呼。

賞析

這首詩開篇點明中原地區自古以來豪傑衆多,而晉國更是賢能大夫輩出,奠定了對人才的高度肯定基調。頷聯「學問斷無虛議論,功名須有大規模」這兩句,對仗工整且富有哲理,強調真正有用的學問不能是空泛的議論,而要切實落到實處;同時,功名的取得需要有遠大的規劃和深遠的謀略,表達了一種積極務實、志向高遠的人生觀。頸聯通過「臂閒弓矢」和「舌底詩書」的鮮明對比,藉助「良將」與「腐儒」不同形象的塑造,進一步突出了注重實用和實際才能的觀點,批判了空談書本知識而無實幹能力的人。尾聯則感情真摯地表達詩人自身對沒能早些結識兩位賢才的遺憾,又展現出一種豪放灑脫的態度,以「不妨杯酒恣歌呼 」描繪出一副不拘小節、盡情歡暢的歡聚場景,體現了詩人渴望與志同道合的人暢快交流、共展宏圖的心境。整首詩觀點鮮明,語言質樸剛健,結合歌頌賢才、務實致用的觀點表達和對友情的真摯闡述,展現了詩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謝枋得

謝枋得

宋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除撫州司戶參軍。次年爲建康考官,出題暗譏時事,忤賈似道,謫居興國軍。恭帝德祐初,以江東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變姓名入建寧唐石山。宋亡,居閩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薦,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強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門人私諡文節。有《文章軌範》、《疊山集》。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