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劉純父
註釋
- 八閩:福建省的別稱。
- 蠶月:農曆三月。
- 岐邠:岐山和邠地。
- 角齒:原意是動物的角與牙,這裏比喻差別、不同。
- 畀(bì):給予。
- 矧(shěn):況且。
- 懸鶉(chún):鵪鶉毛斑尾禿,像破舊的衣服,這裏比喻衣服破爛。
- 元德:大德。
- 綈(tí)袍:厚繒製成之袍。
- 羔縫:用羔羊皮縫製成的衣服。
- 狐腋:狐狸腋下的皮毛,極爲珍貴。
- 絺(chī)纊(kuàng):葛布和絲綿。
- 楚越:楚國和越國,比喻相距遙遠。
翻譯
嘉美的樹種是木棉,上天爲何獨厚八閩之地。那土地不適合種桑,養蠶之事特別艱辛。木棉能收穫千株,八口之家就不用擔心貧困。江東若能得到這種樹,也可以變得富裕充實。無奈那裏有瘴癘之氣,或許是畏懼蒼天。我知道饒州、信州一帶,蠶月就如同岐山和邠地般熱鬧。兒童都能穿上帛衣,不只是侍奉老人。婦女輕視綾羅綢緞,賣絲去買金銀。差別不兼顧,天道也算公平。正因爲木棉的好處,不給予江東人。逃避秦朝穿樹葉衣服,況且怎麼會羞恥於衣服破爛。天下有大德之人,孔融希望與之做鄰居。厚繒袍都望塵莫及,共同穿着裘衣內心自覺仁德。贈給我兩段好物,物品的情意都很珍貴。潔白如同雪堆積,美麗細密超過木棉的純淨。羔羊皮縫製的衣服不足爲貴,狐狸腋下的皮毛也難相比。葛布和絲綿都用來作貢品,這木棉卻不進獻。難道不是大禹的心意,故意隱藏留給平民百姓。詩中有很多草木的名字,箋註解釋只是反覆述說。國家沒有楚越的分別,想認識它確實沒有緣由。裁剪做成大的裘衣,寒冷的冬天勝過溫暖的春天。拜謝這份厚禮非常感激,接觸到物品尤其感到心酸。嘆息那寒冷的山谷,鄒衍的音律現在也不神妙了。三宮坐在穹廬中,雨雪有時會下十旬之久。怎能把這恩惠移過去,飛到君王身上。邊塞上寒冷凍掉手指,誰給夾着絲綿保暖。每個人都賜予兩段,要花費二萬斤銀子。有四十萬大軍,談笑着就能擊退胡人的塵土。感激您的道義之交,和骨肉親人有何不同。可以與懂的人訴說,衆人卻只是笑和嗔怪。未能在玉案上報答,瓊琚所表達的情意卻是真誠的。春秋二百年,交往的君臣能有幾個。季札有贈劍的美好故事,千古以來還如同新的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木棉爲線索,描述了木棉在八閩之地的重要作用,以及與其他地區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公平、仁德等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既描寫了現實景象,如蠶月的熱鬧,也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如貧富差距等。同時,通過提及孔融、季札等,體現了對高尚品德和真誠交往的讚美。整體語言古樸,但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對生活、人性和社會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