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彥歸番陽

學省困齏鹽,人材任尊獎。 倥侗祝螟蛉,小大器罌瓬。 諸生厭晚成,躐學要儈駔。 摹書說偏旁,破義析名象。 九鼎奏簫韶,爰居端不饗。 青衿少到門,庭除晝閒敞。 竹風交槐陰,三見秋氣爽。 時賴解事人,載酒直心賞。 吳郎楚國材,幽蘭秀榛莽。 彥國吐嘉言,子將喜標榜。 平生欽豪俊,久客慕鄉黨。 虛齋延灑掃,薄飯薦腒鯗。 詩句唾成珠,笑嘲愜爬癢。 春夏頻謝除,曾未厭來往。 歸雁多喜聲,寒蟬停哀響。 黃花滿籬落,白蟻鬧甕盎。 留君待佳節,忽忽戒徂兩。 親戚傷離居,交遊念疇曩。 棋局無對曹,摴蒱失朋長。 問君去爲何,雲物愁莽蒼。 壽親發斑斑,千里勞夢想。 家雞藁頭肥,寒魚受罾網。 甘旨蔌中廚,伊啞弄文襁。 此行樂未央,安知川塗廣。 深秋上滄江,遠水平如掌。 人生要得意,壯士多曠蕩。 野鶴被籠樊,江鷗戀菰蔣。 本來丘壑姿,不著芻豢養。 寄聲謝鄉鄰,爲我具兩槳。 有路即歸田,君其信非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學省:學校。
  • 齏(jī)鹽:指粗茶淡飯。
  • 倥侗(kōng tóng):矇昧無知。
  • 祝螟蛉:傳說蜾蠃不產子,捕螟蛉爲子,後比喻把他人之子收爲己子。這裏意爲人的成長和培養。
  • 罌瓬(yīng fǎng):泛指盛器。這裏以大小不同的容器比喻人才有不同的才能。
  • 躐(liè)學:不按次序學習。
  • 儈駔(kuài zǎng):牙儈,舊時說合牲畜買賣的人。這裏指急於求成的功利行爲。
  • 青衿:學子的服飾,代指學生。
  • 庭除:庭院和臺階。
  • 腒鯗(jū xiǎng):乾魚和臘魚。
  • 摴蒱(chū pú):古代一種類似賭博的遊戲。
  • 雲物:景象。
  • :嬰兒的被子,這裏以「文襁」代指小孩。

翻譯

在學校裏過着粗茶淡飯的清苦生活,人才的造就依賴於長輩的尊重培養。如同無知的人期冀螟蛉般望子成才,人才有大有小,各有才能。衆多學生都厭惡成才太晚,急於求成走捷徑。只知道臨摹書法說些偏旁部首,分析名物意象卻破壞了義理。把九鼎重器搭配高雅音樂,可海鳥就是不欣賞。很少有學生登門,白天的庭院和臺階都空曠寂靜。竹風和槐陰相互交錯,已經三次見到秋天的清爽景緻。時常依靠明事理的人,帶着美酒真心前來欣賞相聚。吳郎是楚國的棟樑之才,如幽蘭在榛莽中秀麗芬芳。才華出衆能吐出美好的言辭,善於被人稱譽標榜。我向來欽佩豪傑俊才,長久客居他鄉也思念着家鄉親友。打掃乾淨空齋來接待你,準備簡單的飯菜,有乾魚臘魚。你出口成章,詩句如珍珠般珍貴,相互笑談打趣如撓到了癢處般愜意。春夏時節常常推辭邀約,可我們依舊往來頻繁從未厭煩。歸雁傳來許多歡快的聲音,寒蟬停止了哀傷的鳴叫。黃色的菊花開滿了籬笆,酒罈裏的白酒熱鬧翻滾。想留你等待佳節,時光匆匆卻催促你離去。親戚爲離別而傷感,朋友也懷念過去的時光。下棋沒有對手,玩遊戲也沒有夥伴。問你爲什麼要離去,你說外面景色雖然遼闊但讓人生愁。家中父母頭髮已經斑白,你在千里之外常常思念牽掛。家裏養的雞很肥,抓到了被網住的寒魚。廚房準備着美味佳餚,還有孩子咿呀學語。這一趟回去充滿歡樂,又怎會擔憂路途遙遠。深秋登上滄江,遠處的江水平靜如手掌。人生要能順遂心意,壯士胸懷寬廣不羈。野鶴不應被關在籠子裏,江鷗留戀着菰草和蒲葵。本來就有着山林隱士的姿態,不適合被豢養。請你代我向鄉鄰問好,讓他們爲我準備船槳。只要有機會就歸田隱居,你一定要相信我不是在說謊。

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送別吳彥歸番陽之作。詩中首先描述了學校的教育現狀和學生的功利心態,對比襯托出吳彥的出衆。接着詩人以細膩筆觸描繪與吳彥交往的美好時光,展現了彼此間深厚的情誼。「吳郎楚國材,幽蘭秀榛莽」等句高度讚揚吳彥的才華。描繪吳彥因思念親人和渴望家鄉而堅定歸鄉之心,表達了對其歸鄉的理解與祝福。詩中「深秋上滄江,遠水平如掌」等語句營造出優美壯闊的意境。整首詩綜合展現了友情、思鄉、人生志向等多重主題,情感真摯豐富,用詞精準巧妙,體現了詩人高超的文學藝術造詣和對生活、友情的深刻感悟 ,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