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 · 其三梅子
風褪柔英,雨肥繁實,又還如豆。玉核初成,紅腮尚淺,齒軟酸微透。粉牆低亞,佳人驚見,不管露沾襟袖。折一枝、釵頭未插,應把手捘頻嗅。
相如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皺。入鼎調羹,攀林止渴,功業還依舊。看看飛燕,銜將春去,又是欲黃時候。爭如向、金盤滿捧,共君對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褪(tuì):脫落,脫去。
- 柔英:指柔嫩的花。
- 肥:使……繁茂。
- 如豆:像豆子一樣。
- 玉核初成:梅子的核剛開始形成。
- 紅腮尚淺:指梅子的顏色還比較淺,像紅腮一樣。
- 齒軟酸微透:牙齒一咬,微微透出酸味,感覺牙齒都軟了。
- 低亞:低垂。
- 驚見:驚訝地看見。
- 捘(zùn):按,捏。
翻譯
風兒吹落了柔嫩的花朵,雨水滋潤使果實繁茂,此時的梅子又如豆般大小。梅子核剛剛長成,顏色如紅腮般尚淺,牙齒一咬,微微的酸味便透了出來。矮矮的粉牆下,佳人驚訝地看到梅子,也不顧露水沾溼了衣襟和衣袖。折下一枝,釵頭還沒插上,就應該用手按着頻頻嗅聞。
司馬相如借酒澆愁,只因爲思念這梅子,希望能讓卓文君不再眉頭緊皺。將梅子放入鼎中做成佳餚,或是爬上樹採摘以止渴,它的功用依然如舊。看看那飛翔的燕子,銜着春天離去,又到了梅子將要變黃的時候。怎比得上把梅子滿滿地捧在金盤中,與你一起對飲享用。
賞析
這首詞上闋生動地描繪了梅子的生長狀態和其誘人的特點,通過「風褪」「雨肥」「玉核初成」「紅腮尚淺」「齒軟酸微透」等詞句,細膩地刻畫了梅子的形態、顏色和味道,同時也描繪了佳人對梅子的喜愛之情。下闋則運用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以及「入鼎調羹」「攀林止渴」等描述,強調了梅子的實用價值。最後以「看看飛燕」引出時光的流逝,又通過「爭如向、金盤滿捧,共君對酒」表達了對共享美好時光的嚮往。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將梅子與情感、時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富有情趣和韻味。
揚無咎
宋臨江軍淸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字補之,一作名補之,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淸夷長者、紫陽居士。自稱爲草玄揚子雲後裔,故其書姓從「扌」不從「木」。宋髙宗時,以恥附秦檜,累徵不起。晚寓洪州南昌。向薌林晚年居新淦薌林,二人常詩酒唱和。宋孝宗乾道七年(西元一一七一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詞·冊二》。善書畫,所畫水墨人物師法李龍眠,尤擅墨梅,變水墨點瓣爲白描圈線,顯梅之淸疎淡雅,有「透梅肝膽入梅心」之譽。傳世作品有乾道元年(西元一一六五年)作《四梅圖》巻及《雪梅圖》巻,《雪梅圖》巻首有揚補之自用印三方,巻末有海野老農題詩幷識。書學歐陽率更,筆勢勁利。亦工詞,有《逃禪詞》一巻,風格婉麗,收入《宋六十名家詞》。事見《皇宋書録·巻下》、《圖繪寶鑑·巻四》、《書史會要·巻六》。
► 176篇诗文
揚無咎的其他作品
- 《 南歌子 》 —— [ 宋 ] 揚無咎
- 《 朝中措 · 其二熟水 》 —— [ 宋 ] 揚無咎
- 《 醉花陰 》 —— [ 宋 ] 揚無咎
- 《 隔浦蓮/隔浦蓮近拍 》 —— [ 宋 ] 揚無咎
- 《 驀山溪 · 其一端午有懷新淦 》 —— [ 宋 ] 揚無咎
- 《 雨中花令 · 已是花魁柳冠 》 —— [ 宋 ] 揚無咎
- 《 水调歌头 其四 韩倅九月八日生辰 》 —— [ 宋 ] 揚無咎
- 《 玉樓春 · 其二爲童四十壽 》 —— [ 宋 ] 揚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