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永雪後見贈

雪瓴待伴半陰晴,竟日檐冰溜雨聲。 九陌泥乾塵未動,南山石露塔猶明。 稍聞吉語佔農事,便覺歸心勝宦情。 想得秫田來歲好,瓦盆加釀灌愁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 雪瓴(líng):雪後的屋頂。瓴,本指瓦,這裏指屋頂。
  • 待伴:謂雪將融而仍被積雪所掩。
  • 竟日:整日,從早到晚。
  • 九陌:指京城中的大路。
  • 佔(zhān):占卜,預測。
  • 宦情:做官的情懷、意願。
  • 秫(shú)田:種植黏高粱的田地,用來釀酒。
  • 瓦盆加釀:用瓦盆釀出更多酒。加釀,增加釀酒的量。
  • 灌愁城:比喻借酒消愁。愁城,比喻憂愁的境地。

翻譯

雪後的屋頂在半陰半晴的天氣裏等待殘雪消融,整天能聽到屋檐上的冰融化後形成的滴水聲,就像雨聲一樣。京城的大道泥土逐漸乾燥,還未揚起塵土,南山經過雪後,石頭顯露出來,山上的塔依然清晰明亮。剛剛聽到一些預兆農事豐收的吉祥話語,心中回家的念頭便立刻勝過了爲官的心思。想着明年高粱田一定收成很好,那時就用瓦盆多釀些酒來澆滅心中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雪後的景象以及由此引發的詩人情感變化。開篇兩句「雪瓴待伴半陰晴,竟日檐冰溜雨聲」生動地展現了雪後初晴時的畫面,從屋頂的殘雪到屋檐下的滴水聲,細膩地描繪出一種清冷而又寧靜的氛圍。頷聯「九陌泥乾塵未動,南山石露塔猶明」進一步描繪了雪後城市和遠處山巒的景色,京城道路未起塵土,南山的石頭和塔在雪後顯得清晰,一近一遠,構成了一幅開闊且富有層次的雪後風景圖。

頸聯「稍聞吉語佔農事,便覺歸心勝宦情」由景入情,因爲聽到預兆農事豐收的好消息,詩人內心歸鄉的渴望瞬間超過了對官場的留戀,體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尾聯「想得秫田來歲好,瓦盆加釀灌愁城」則順着這種情感繼續延伸,想象着明年高粱豐收後釀酒消愁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在官場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煩悶情緒,同時借對未來美好田園生活的憧憬,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內心深處對遠離官場、迴歸自然的渴望。整首詩情景交融,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展現出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 20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