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陸放翁詩卷後

天寶詩人詩有史,杜鵑再拜淚如水。 龜堂一老旗鼓雄,勁氣往往摩其壘。 輕裘駿馬成都花,冰甌雪椀建溪茶。 承平麾節半海宇,歸來鏡曲盟鷗沙。 詩墨淋漓不負酒,但恨未飲月氏首。 牀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髮愁濛濛,干戈況滿天南東。 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龜堂:陸遊晚年的自號。
  • 麾節:旌旗與符節,此指權力。
  • 冰甌雪椀(wǎn):甌、椀皆爲器具。
  • 月氏(zhī)首:這裡代指金兵首領。

繙譯

天寶年間的詩人其詩中帶有歷史,對著陸放翁我像杜鵑再拜淚水如水流。龜堂老人像旗鼓般雄壯,那剛勁之氣常常能接近他人的堡壘。身著輕裘騎著駿馬在成都賞花,用冰甌雪椀來品建谿茶。在太平時期執掌權力於半個天下,歸來隱居鏡湖之濱與鷗鳥作伴。詩墨瀟灑沒有辜負美酒,衹遺憾沒能飲到金兵首領的首級。牀頭的孤劍徒然有響聲,衹能坐著看中原落入他人之手。那青山遠看僅一發之地也讓人憂愁矇矇,何況戰爭佈滿了天南地東。後代子孫卻看到了九州統一,家祭時該如何告訴迺翁呢。

賞析

這首詩高度贊敭了陸遊詩歌中強烈的愛國精神。前幾句描述了陸遊的雄姿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情景。然後強調他雖有壯志卻未能實現殺敵的遺憾。接著描寫山河破碎、戰亂頻繁的狀況。最後熱切地表達了對國家統一後能告慰陸遊的期望。全詩感情深沉,既歌頌了陸遊的詩歌成就,更突出了他的愛國情懷,也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患與對統一的渴望。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鹹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後不仕,隱居於平陽縣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於蘭亭附近。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遊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創作成績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卒葬家鄉青芝山。著作編爲《霽山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