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十表 ·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

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 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慶,天下賴之。
拼音

所属合集

#史記

譯文

皇上下詔給御史大夫說:“諸侯王凡有願意把恩惠推及自己的私親,分封子弟城邑的,命令他們各自條列上報,朕將臨時決定這些王子侯的名號。” 太史公說:真是偉大啊,天子的聖德!他一人有了喜慶,天下都跟着沾光。

注釋

(表略) “制詔”:皇帝的書面命令。“御史”,此指御史大夫,官名,爲三公之一,協助丞相處理政務,並掌糾察彈劾之事,管理國家圖籍檔案。漢代皇帝頒行制度,用制書。制書的文字都用“制詔某某(三公官名)”開頭,加璽封固,再用尚書令印重封,然後頒佈州郡。這一制書是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頒佈的。 “諸侯王”:漢代皇子封王,都有自己的封國、官屬,其地位相當於周代的諸侯,稱諸侯王。“推私恩”,謂推行、施加私人的恩惠。按,漢初規定諸侯王死後,由其嫡子繼位,而其他兒子無尺土之封。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令諸侯王得推行私恩,分地給子弟爲侯。從此每一諸侯王國中又分出若干小侯國,諸侯王的勢力大大削弱。 “條上”:分列上報。 “一人有慶,天下賴之”:這兩句話本自《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是《史記》的第二十一卷,“十表”中的第九篇。
司馬遷

司馬遷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爲“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鉅著《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