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三十世家 · 陳涉世家 [] 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爲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 · 十二本紀 · 五帝本紀 [] 司馬遷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

史記 · 十二本紀 · 夏本紀 [] 司馬遷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爲人臣。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

史記 · 十二本紀 · 殷本紀 [] 司馬遷

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爲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爲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

史記 · 十二本紀 · 周本紀 [] 司馬遷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爲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爲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闢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

史記 · 十二本紀 · 秦本紀 [] 司馬遷

造父受封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爲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

史記 · 十二本紀 · 秦始皇本紀 [] 司馬遷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爲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爲政,姓趙氏。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爲秦王。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

史記 · 十二本紀 · 項羽本紀 [] 司馬遷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史記 · 十二本紀 · 呂太后本紀 [] 司馬遷

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生孝惠帝、女魯元太后。及高祖爲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爲人仁弱,高祖以爲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文本紀 [] 司馬遷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陳豨軍,定代地,立爲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後八年七月,高後崩。九月,諸呂呂產等欲爲亂,以危劉氏,大臣共誅之,謀召立代王,事在呂后語中。 丞相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景本紀 [] 司馬遷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竇太后。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賜民爵一級。五月,除田半租,爲孝文立太宗廟。令羣臣無朝賀。匈奴

史記 · 十二本紀 · 孝武本紀 [] 司馬遷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爲膠東王。孝景七年,慄太子廢爲臨江王,以膠東王爲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爲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漢興已六十餘歲矣,

史記 · 十表 ·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 司馬遷

索隱述贊:高祖初起,嘯命羣雄。天下未定,王我漢中。三傑既得,六奇獻功。章邯已破,蕭何築宮。周勃厚重,朱虛至忠。陳平作相,條侯總戎。丙魏立志,湯堯飾躬。天漢之後,表述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