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 第三十七則

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
拼音

所属合集

#人間詞話

譯文

蘇軾《水龍吟》一詞歌詠楊花,本是和韻,卻好像元唱。章質夫《水龍花》詠柳絮,本是元唱,卻好像是和韻。所以說,詞人的才華和文采是不可強求的。

注釋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章質夫【水龍吟】(楊花):"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牀漸滿,香球無數,才圓欲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韻:指在別人作詩之後,用原韻唱和。
  • 原唱:指最初創作的作品。
  • 東坡:即囌軾,字子瞻、和仲,號鉄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囌東坡。
  • 《水龍吟·詠楊花》:詞牌名。
  • 章質夫:即章楶(jié),字質夫,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

繙譯

囌軾的《水龍吟·詠楊花》,雖是和韻之作卻像是原唱。章質夫的詞,本是原唱卻像是和韻之作。才華不可以強行達到這種地步啊!

賞析

這段文字主要是對囌軾和章質夫關於楊花詞的比較評價。強調了囌軾在和韻創作時展現出的卓越才華,其作品甚至超越了原唱的韻味和水平,而從另一方麪也顯示出章質夫的詞相對而言在這種對比下顯得有些“原唱而似和韻”。這一評價反映了王國維對詩詞創作中才華展現的深刻理解和敏銳洞察力,同時也凸顯了囌軾在文學創作方麪的非凡造詣和獨特風格。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具躰作品之間的差異,也引發了我們對文學才華表現形式和影響力的深入思考。

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國學大師。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