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 第三十八則

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爲最工,邦卿《雙雙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一語道着,視古人“江邊一樹垂垂髮” 等句何如耶?
拼音

所属合集

#人間詞話

譯文

詠物的詞作,當然以蘇軾的《水龍吟》最爲工巧,史達祖的《雙雙燕》排第二。至於姜夔的《暗香》、《疏影》二詞,格調雖然很高,但卻沒有一句能夠說中根本,顯得不真切,你看古人“江邊一樹垂垂髮”這樣的詩句如何呀?

注釋

史達祖【雙雙燕】(詠燕):"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往,試入舊巢相併。還相雕樑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暗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娥,日日畫欄獨憑。" 姜夔【暗香】:(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姜夔【疏影】:"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楊州。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來傷春暮,若爲看去亂鄉愁。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最爲精妙、精巧。「工」有精巧、精緻之意。
  • 邦卿:南宋詞人史達祖,字邦卿。
  • 無一語道着:沒有一句話真正說中(梅花的特點等) 。「道着」即說中、說到點子上。
  • 垂垂:漸漸,慢慢。形容樹枝上花朵緩緩開放的樣子 。

翻譯

詠物的詞,自然要數蘇東坡的《水龍吟》最爲精妙,史達祖的《雙雙燕》稍次一點。姜夔的《暗香》《疏影》,格調雖然高雅,然而卻沒有一句話真正說到事物的關鍵,比起古人「江邊一樹垂垂髮」這樣的句子又怎麼樣呢?

賞析

這則詞話體現了王國維對於詠物詞的評價標準。他認爲東坡《水龍吟》在詠物方面做到了極致的精巧,高度肯定了其藝術價值;史達祖《雙雙燕》也不錯但略遜一籌。對於姜夔的《暗香》《疏影》,王國維指出其格調雖高,但沒有精準地抓住所詠事物的關鍵特徵來刻畫描寫,缺乏那種精準的表現力。通過與古人「江邊一樹垂垂髮」這樣簡潔卻生動貼切地描繪出事物形態的句子對比,更突顯了王國維追求詠物詞要能切中事物本質、精當入微的觀點,強調詠物詞不僅要格調高雅,更要切實地把所詠之物的特點精準表達出來,讓讀者能真正感受到所詠之物的神韻。這種評價體現了王國維詞學思想中對作品內容與表現精準度的重視 。

王國維

王國維

王國維,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國學大師。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