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歌
紅脂染霜襞秋波,吳山慘黛覆雙蛾。
玉肌半蝕土花碧,香魂不死紅女蘿。
逢君華姿傾妾意,沒命黃壚誠所志。
雙環脫指贈君心,墓門血碧杜鵑淚。
昔日吳宮美曉妝,春雲刷翠蟾蜍香。
今來泉下伴狐火,玉釵煙冷嬌不鎖。
高崗有鳥名鳳凰,雙雙丹羽輝朝陽。
今日重逢靑瓊枝,夜臺噦噦同翺翔。
生前最苦死別離,死後尤傷生相思。
館娃宮裏歌舞人,幾度紅綃鷓鴣雲。
何似華山畿下魂,不灑湘妃江竹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紅脂:古代女子用於臉部塗抹的紅色化妝品,這裏指代女子面容。
- 霜襞(bì):霜痕如同褶皺,形容女子經歷歲月風霜後面容的憔悴。 襞:bì ,衣服等織物上的褶子 。
- 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或眼神。
- 吳山:春秋時吳地的山,這裏或許借指女子所處之地 。
- 慘黛:暗淡的黛眉,形容愁苦的樣子。
- 雙蛾:女子的雙眉,因其形如蛾眉而得名。
- 玉肌:美好的肌膚,多用以形容女子。
- 土花碧:指苔斑,苔蘚呈碧綠色。
- 紅女蘿:女蘿是一種植物,常比喻依附他人生活的女子,紅女蘿可能是說色澤鮮豔的女蘿。
- 華姿:美麗的容貌姿態。
- 沒命:不顧性命。
- 黃壚(lú):猶黃泉,指地下。 壚:lú , 黑色堅硬的土。
- 雙環:這裏可能指女子佩戴的玉環等飾品。
- 墓門血碧: 典出萇弘化碧,常表示精誠至極或冤屈之深 ,這裏形容女子的精誠。
- 杜鵑淚: 傳說杜鵑鳥啼叫時嘴裏會流出鮮血,常用來形容極度傷感 。
- 吳宮:春秋時吳王的宮殿,這裏借指華麗的宮殿。
- 春雲刷翠:形容春日如雲般的鬢髮梳理得烏黑亮麗。
- 蟾蜍香: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蟾蜍香似指宮中用的香料。
- 泉下:黃泉之下,指死後。
- 狐火:即磷火,俗稱鬼火。
- 玉釵:婦女的一種首飾。
- 嬌不鎖:形容女子已逝去不再受塵世拘束。
- 青瓊枝:傳說中的美玉樹枝。
- 夜臺:墳墓,亦借指陰間 。
- 噦噦(huì):擬聲詞,鳥聲清脆悅耳。 噦:huì ,鳥鳴聲。
- 館娃宮: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爲西施所建宮殿。
- 鷓鴣雲:鷓鴣鳥飛時常聚散如雲 ,且鷓鴣叫聲悲切,這裏或許形容人聚散無常如同鷓鴣雲。
- 華山畿(jī):南朝樂府民歌,多寫哀怨或眷戀之情 。 畿:jī , 古代稱靠近國都的地方。
- 湘妃江竹痕:傳說舜帝南巡駕崩,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啼哭不止 ,淚水灑在竹子上留下斑斑痕跡,即湘妃竹 。
翻譯
女子昔日紅潤的面容沾染了歲月的風霜,眼神中滿是憔悴;曾經如吳地山巒般秀美的雙眉如今也充滿愁緒,呈現出暗淡之色 。美麗的肌膚已被苔蘚侵蝕,可她的香魂卻依附在紅色的女蘿之上未曾消散。遇到你那俊美的容顏,便傾心於你,哪怕拼上性命埋於黃泉之下也是我心甘情願。摘下指環送給你,以表我對你的一片真心,墓門前似有萇弘化碧般的精誠和像杜鵑啼血那樣的悲傷淚水。昔日在吳宮精心梳妝打扮,如春雲般的鬢髮烏黑亮麗,身上散發着好似月中蟾蜍般美妙的香料氣息。如今卻只能在黃泉之下與狐火相伴,曾經佩戴的玉釵也在清冷的煙霧中,人已不再受塵世拘鎖。高高的山崗上有一種鳥名叫鳳凰,它們雙雙展開鮮豔的紅色羽毛輝映着朝陽。在這陰間如今能重逢於美麗的瓊枝之上,夜晚清脆歡快地一起飛翔。生前最痛苦的就是死別,死後更加令人傷心的是生者的相思。曾經在館娃宮中歌舞的人們,聚散無常猶如鷓鴣雲一般 。哪裏比得上那華山畿下的精魂,不會像湘妃灑淚於江竹那樣留下悲傷的痕跡 。
賞析
這首詩以哀怨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女子的愛情悲劇。詩中用大量悽美的意象描繪女子從生前的盛顏到死後的淒涼,如「紅脂染霜襞秋波」「玉肌半蝕土花碧」等句,生動地展現了歲月和命運對女子的傷害。詩中多處運用典故,像「墓門血碧杜鵑淚」「湘妃江竹痕」等,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傷感色彩 ,使情感表達更爲深刻。關於愛情部分,通過「逢君華姿傾妾意,沒命黃壚誠所志」等語句,表達出女子對愛情的執着和無畏。整體上,詩歌營造出一種幽深、哀怨的意境,將生死間的無奈、愛情的堅貞和人世聚散無常的感慨交織在一起,讀來令人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