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述九章
【夷齊】
二子讓國,相將海隅。
天人革命,絕景窮居。
采薇高歌,慨想黃虞。
貞風淩俗,爰感懦夫。
【箕子】
去鄉之感,猶有遲遲。
矧伊代謝,觸物皆非。
哀哀箕子,云胡能夷!
狡童之歌,淒矣其悲。
【管鮑】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
淡美初交,利乖歲寒。
管生稱心,鮑叔必安。
奇情雙亮,令名俱完。
【程杵】
遺生良難,士爲知己。
望義如歸,允伊二子。
程生揮劍,懼茲餘恥。
令德永聞,百代見紀。
【七十二弟子】
恂恂舞雩,莫曰匪賢。
俱映日月,共餐至言。
慟由才難,感爲情牽。
回也早夭,賜獨長年。
【屈賈】
進德修業,將以及時。
如彼稷契,孰不願之?
嗟乎二賢,逢世多疑。
候瞻寫誌,感鵩獻辭。
【韓非】
豐狐隱穴,以文自殘。
君子失時,白首抱關。
巧行居災,忮辯召患。
哀矣韓生,竟死《說難》。
【魯二儒】
易代隨時,迷變則愚。
介介若人,特爲貞夫。
德不百年,汙我詩書。
逝然不顧,被褐幽居。
【張長公】
遠哉長公,蕭然何事?
世路多端,皆爲我異。
斂轡朅來,獨養其誌。
寢跡窮年,誰知斯意?
拼音
注釋
夷齊: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以互相讓王位,先後都逃往北海。周武王伐紂,他們曾扣馬諫阻。周統一中國,他們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詳見《史記 伯夷列傳》
相將:互相扶持。
海隅:北海濱。《孟子 盡心》“伯夷避紂,居北海之濱”。
天人革命:是説周武王的伐紂,是應天順人的革命。《易經 革卦》“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絶景:同“絶影”,滅絶蹤迹。指隱居離開人間世。
黃虞:黃帝、虞舜。
懦夫:怯懦的人。《孟子 萬章》“伯夷,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箕子:殷紂大臣。紂殺比干,箕子懼,假裝瘋癲,做了奴隸,爲紂所囚禁。周武王滅殷,釋放了箕子。事見《史記 殷本紀》
代謝:指朝代更換。
云胡能夷:説什麽能平靜下來。夷,平。
狡童之歌:《史記 宋微子世家》“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毁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爲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此歌,《尙書大傳》作微子詩,文字略異。
序
《讀史述九章》是晉宋易代時期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組詠史詩,所詠者依次爲伯夷與叔齊、箕子、管仲與鮑叔、程嬰與公孫杵臼、孔子七十二弟子、屈原與賈誼、韓非、魯二儒、張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