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鐘鳴

歷歷聽鐘鳴,當知在帝城。 西樹隱落月,東窗見曉星。 霧露朏朏未分明,烏啼啞啞已流聲。 驚客思,動客情,客思鬱縱橫。 翩翩孤鴈何所栖,依依別鶴半夜啼。 今歲行已暮,雨雪向凄凄。 飛蓬旦夕起,楊柳尙翻低。 氣鬱結,涕滂沱。 愁思無所託,強作聽鐘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
  • 朏朏(fěi fěi):這裏形容天色微明的樣子。
  • 啞啞(yā yā):擬聲詞,形容烏鴉的叫聲。

翻譯

清楚分明地聽着鐘聲響起,應當知道是在京城。西邊的樹木遮蔽着落下的月亮,東邊的窗戶能看見拂曉的星星。霧氣露水微微亮還不分明,烏鴉啼叫啞啞聲已傳出。驚起了客居之人的思緒,觸動了客居之人的情懷,客居的思緒鬱悶交織。翩翩的孤雁將要在哪裏棲息,依依的別鶴在半夜鳴叫。今年時光已快到盡頭,雨雪變得悽悽冷冷。飛蓬在早晚就會飛起,楊柳尚且還在翻舞低落。氣息鬱結,淚水滂沱。愁思沒有寄託之處,勉強寫作這聽鍾之歌。

賞析

這首詩以聽鐘鳴爲切入點,營造出一種寂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中通過對帝城中的種種景象,如鐘鳴、落月、曉星、霧露、烏啼等的描寫,細膩地展現了客居之人的內心感受。「歷歷聽鐘鳴」引出全詩,接着描繪自然景象,烘托氛圍。「驚客思,動客情」直接點明客居之人的愁緒。「孤雁」「別鶴」等形象的引入,增添了孤獨和淒涼之感。後面描述時光流逝、天氣變化,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緒。最後表達出愁思無法排遣而強作歌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通過豐富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客居在外者的複雜心境。

蕭綜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世謙。梁武帝次子。武帝天監三年,封豫章王。累遷南徐州刺史、侍中。疑己爲齊東昏侯之子,常懷異志。普通六年,北魏軍臨彭城,武帝令綜都督衆軍,鎮於彭城。綜率數騎投魏。樑軍失帥,大潰。魏以爲太尉、丹陽王。改名纘,一作贊,字德文。魏孝莊帝即位,尚帝姊壽陽長公主。出爲齊州刺史。大通二年,蕭寶夤反於魏,綜將赴之,爲魏所殺。一說樑將陳慶之至洛,綜送書啓求還,信未達而慶之敗,未幾,終於魏。又說爾朱世隆入洛,妻被害,綜棄官爲僧,病死入山途中。 ► 2篇诗文

蕭綜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