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 · 孟雲卿

雲卿,關西人。天寶間不第,氣頗難平,志亦高尚,懷嘉遯之節。與薛據相友善。嘗流寓荊州,杜工部多有與雲卿贈答之作,甚愛重之。工詩,其體祖述沈千運,漁獵陳拾遺,詞氣傷怨,雖然模效才得升堂,猶未入室,然當時古調,無出其右,一時之英也。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又"朝亦常苦飢,暮亦常苦飢。飄飄萬里餘,貧賤多是非。少年莫遠遊,遠遊多不歸";皆爲當代推服。韋應物《過廣陵遇孟九贈詩》雲:"高文激頹波,四海靡不傳。西施且一笑,衆女安得妍。"其才名於此可見矣。仕終校書郎。集今傳。雲卿稟通濟之才,淪吞噬之俗,棲棲南北,苦無所遇,何生之不辰也。身處江湖,心存魏闕,猶杞國之人憂天墜,相率而逃者,匹夫之志,亦可念矣。
拼音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詩﹐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職。此書成於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詩人傳記二百七十八篇,傳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計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許多詩人在舊史中無傳可稽,辛氏廣採資料,“遊目簡編,宅以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以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傳·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記載詩人登進士第年等,十分可貴;“傳後附以論,多掎摭詩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藝林”(《四庫全書總目》)。辛氏雖爲衆多的唐代詩人立傳,而其主旨卻似乎在因人而品詩,重點在標其詩格,而不在考敘行跡,所以其中敘述詩人生平部分,雜採文集、筆記、小說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鑑辨,史實的疏誤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詩文,或採擇前人舊評,或在前人舊評基礎上有所增飾,或自出新意,品評詩歌,則頗具啓發性。所以,“此書的主要價值與其說在提供詩人傳記史料方面,倒不如說是在唐詩的品評方面。”(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但它畢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詩人傳記,故歷來爲研究者所重視。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