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淮賦

· 王粲
從王師以南征兮,浮淮水而遐逝。 背渦浦之曲流兮,望馬邱之高澨。 泛洪櫓於中潮兮,飛輕舟乎濱濟。 建眾檣以成林兮,譬無山之樹藝。 於是迅風興鑄,鉦鼓若雷。 旌旄翳日,若鷹飄逸,遞相兢軼。 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敵。 如舟徒之巧極,美榜人名閑疾。 白日未移,前馳已屆。 群師按部,左右就隊。 舳艫千里,名卒億計。 運慈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芥蔕。 濟元勛於一舉,垂休績於來裔。
拼音

注釋

渦浦:指淮河支流渦河。 馬邱:指渦河邊的某一高邱。 澨:水涯。 鉦鼓:古代行軍時用的兩種樂器。 旌旄:戰旗。 兢軼:搖動飄逸。 榜人:搖船的人。 閑疾:悠閑、快捷。 舳艫:船後施舵處曰抽;船頭刺掉處曰艫。形容船多,首尾相接。 芥蔕:形容輕而微小。 休績:美好的業績。 來裔:將要到達的邊遠地方。

東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浮淮攻孫權,無功。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正月,曹操自率兵浮淮攻孫權;三月,孫權請降;四月,曹操設天子旌旗,出人稱“警蹕”。《浮淮賦》當是記述建安二十二年徵吳之役。史載,是年,王粲死於瘟疫,《浮淮斌》係寫出師途中之壯觀場景,時王粲尙未染疾也。
王粲

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爲著名學者蔡邕所賞識。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因關中騷亂,前往荊州依靠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不伸,心懷頗鬱郁。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不久,劉表病逝,其子劉琮舉州投降,王粲也歸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賴,賜爵關內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王粲隨曹操南征孫權,於北還途中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爲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並稱“曹王”。著《英雄記》,《三國志·王粲傳》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 25篇诗文

王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