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傳

余讀《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記當時演史小説者數十人。自此以來,其姓名不可得聞,乃近年共稱柳敬亭之説書。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獷悍無賴,犯法當死,變姓柳。之盱眙市中,爲人説書,已能傾動其市人。久之,過江,雲間有儒生莫後光見之曰:「此子機變,可使以其技鳴。」於是謂之曰:「説書雖小技,然必勾性情,習方俗,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氣,簡練揣摩,期月而詣莫生。生曰:「子之説能使人歡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説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發而哀樂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蓋進乎技矣。」由是之揚之杭之金陵,名達於縉紳間。華堂旅會,閑庭獨坐,爭延之使奏其技,無不當於心,稱善也。寧南南下,皖師欲結歡寧南,致敬亭於幕府,寧南以爲相見之晚。使參機密,軍中亦不敢以説書目敬亭。寧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爲之,寧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寧南意合。嘗奉命至金陵,是時朝中皆畏寧南,聞其使人來,莫不傾動加禮。宰執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稱柳將軍,敬亭亦無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爾汝者,從道旁私語:「此故吾儕同説書者也,今富貴若此。」亡何,國變,寧南死。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敬亭既在軍中久,其豪滑大俠殺人亡命流離遇合破家失國之事,無不身親見之。且五方土音,鄉俗好尚,習見習聞。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或如風號雨泣,鳥悲獸駭,亡國之恨頓生,檀板之聲無色,有非莫生之言可盡者矣。馬帥鎮松時,敬亭亦出入其門下,然不過以倡優遇之。 錢牧齋嘗謂人曰:「柳敬亭何所優長?」人曰:「説書」牧齋曰:「非也,其長在尺牘耳。」蓋敬亭極喜寫書調文,別字滿紙,故牧齋以此諧之。嗟乎!寧南身爲大將,而以倡優爲腹心,其所授攝官,皆市井若己者,不亡何待乎? 偶見《梅村集》中張南垣柳敬亭二傳,張言其藝而合於道,柳言其參寧南軍事,比之魯仲連之排難解紛,此等處皆失輕重,亦如弇州志刻工章文,與伯虎徵明比擬不倫,皆是倒卻文章家架子。余因改二傳,其人本瑣瑣,不足道,使後生知文章體式耳。
拼音

譯文

我讀了《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記》兩部宋人筆記,(知道)兩宋説書藝人多達數十人。從那以後,説書藝人的姓名,就不爲人們所知了。衹是近幾年來,人們才異口同聲稱贊柳敬亭的説書技藝。 柳敬亭是揚州府泰州人,原姓曹。十五歲時,(因爲)蠻橫兇悍,刁鑽不講道理,觸犯刑法,應當處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裏,給人們説書。那時(他説書)已經能使市民佩服、感動。很久以後,到了江南,松江府有個叫莫後光的讀書人見了他,説:「這人機智靈活,可以幫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於是對柳敬亭説:「説書雖是低微的技藝,但也必須勾畫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態,熟悉各地方的風土人情。要像春秋時楚國優孟那樣以隱言和唱歌諷諫,而後纔能達到目的。」柳敬亭回到家裏,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用心練習,反復推求。過去一箇月,(他)前往莫後光處,莫(對他)説:「你説書,能使人歡樂喜悅,大笑不止了。」又過了一箇月,莫(對他)説:「你説書,能够使人感慨悲嘆,痛哭流涕了。」又過了一箇月,莫後光不禁贊嘆地説:「你説書,還沒有開口,哀傷、歡樂的感情就先表現出來了,使聽眾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説書的技藝達到了精妙的程度。」於是柳敬亭就到揚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説書),名聲顯揚於達官貴人之中。在豪華大廳的盛大集會之上,在悠閑亭榭的獨坐之中,(人們)爭著請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藝,沒有不從內心感到滿足,説他演得好的。 寧南侯左良玉渡江南下時,安徽提督社宏域想結交左良玉,介紹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左良玉惋惜與柳敬亭相見太晚,讓柳敬亭參與決定重要秘密軍務。軍中官員也不敢以説書人的身份來看待柳敬亭。左良玉沒有讀過書,所有公文,都是部下文人立意謀篇,煉字煉句,引古證今,努力寫成,(可是)左良玉都不滿意。而柳敬亭耳朵經常聽到的,口裏經常説的,從僻陋里巷俗語常談中得來的,倒沒有不合左良玉之意的。(柳敬亭)曾奉命到南京,當時南明朝中群臣都敬畏左良玉,聽説他派人來,上下沒有誰不以恭敬之禮接待(他),宰相以下的官吏都讓柳敬亭坐在嚮南的尊位上,稱呼他柳將軍,柳敬亭也沒有什麽不安的表現。那些街市上往日和柳敬亭很親近互稱你我的市民,在路邊私下説:「這人是過去和我們一起説書的,如今他竟這樣飛黃騰達了!」 不久,南明朝廷覆滅,左良玉也死了。柳敬亭的資財差不多花光,又像昔日一樣貧困,於是又開始走上街頭,重操舊業。柳敬亭旣然在軍隊裏的時間很長,那些蠻橫狡詐、不守法紀的人,殺人犯法、改名換姓、逃亡在外的人,流離失所、悲歡離合、國破家亡的事,(他)都親眼見過,而且各地的方言,大眾的愛好和崇尙,都是他所熟悉的。(因此他)每講一詞一語,讓人聽起來,有的象刀槍劍戟碰撞,帶甲騎兵突然衝出,颯颯作響,騰空而起;有的象狂風怒號,苦雨泣訴;有的象鳥鵲悲鳴,群獸驚駭,使人立即産生亡國之恨,聽不清伴奏的樂聲。(他的藝術造詣)已大大超過了莫後光所説的那種境界了。

注釋

柳敬亭:明末説書藝人,揚州府泰州人,原姓曹,觸犯刑法而改姓柳。經過揣摩學習,説書技藝大成,名聲顯達。後入寧南侯左良玉幕僚,南明覆滅後重操舊業,因在軍中時間很長,見過人間百態、醜惡冷暖,藝術造詣非凡。 雲間:西晉文學家陸雲家在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常對客自稱「雲間陸士龍」,因別稱松江爲「雲間」。 句(gōu):同「勾」,勾畫、描摹人物的性格。 優孟:春秋楚國的藝人。 簡:選擇。 練:熟習。 咍嗢噱(hāi wà jué):這三箇字都是笑的意思。 寧南:指左良玉,曾擁兵至八十萬。 皖帥:指安徽提督杜宏域,他與柳敬亭是故交。 不知書:是説左良玉不是讀書人出身。 檀板:檀木制的拍板,古時歌舞用來打拍子或伴奏。
黃宗羲

黃宗羲

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餘姚人,明御史尊素子。魯王以爲左僉都御史。國朝康熙戊午舉博學鴻詞,庚申薦修《明史》,均辭。從祀孔廟。有《南雷詩歷》。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