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 · 朱灣
灣,字巨川,大曆時隱君也,號滄洲子。率履貞素,潛輝不曜,逍遙雲山琴酒之間,放浪形骸繩檢之外。郡國交徵,不應。工詩,格體幽遠,興用弘深,寫意因詞,窮理盡性,尤精詠物,必含比興,多敏捷之奇。
及李勉鎮永平,嘉其風操,厚幣邀來,署爲府中從事,日相談宴,分逾骨肉。久之。嘗謁湖州崔使君,不得志,臨發以書別之曰:「灣聞蓬萊山藏杳冥間,行可到,貴人門無媒通不可到;驪龍珠潛滉瀇之淵或可識,貴人顏無因而前不可識。自假道路,問津主人,一身孤雲,兩度圓月,載請執事,三趨戟門。信知庭之與堂,不啻千里。況寄食漂母,夜眠漁舟,門如龍而難登,食如玉而難得。食如玉之粟,登如龍之門,實無機心,翻成機事,漢陰丈人聞之,豈不大笑屬溪上風便,囊中金貧,望甘棠而嘆,自引分而退。灣白。」遂歸會稽山陰別墅,其耿介類如此也。有集四卷,今傳世。
拼音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詩﹐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職。此書成於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詩人傳記二百七十八篇,傳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計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許多詩人在舊史中無傳可稽,辛氏廣採資料,“遊目簡編,宅以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以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傳·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記載詩人登進士第年等,十分可貴;“傳後附以論,多掎摭詩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藝林”(《四庫全書總目》)。辛氏雖爲衆多的唐代詩人立傳,而其主旨卻似乎在因人而品詩,重點在標其詩格,而不在考敘行跡,所以其中敘述詩人生平部分,雜採文集、筆記、小說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鑑辨,史實的疏誤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詩文,或採擇前人舊評,或在前人舊評基礎上有所增飾,或自出新意,品評詩歌,則頗具啓發性。所以,“此書的主要價值與其說在提供詩人傳記史料方面,倒不如說是在唐詩的品評方面。”(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但它畢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詩人傳記,故歷來爲研究者所重視。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