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 · 錢起

起,字仲文,吳興人。天寶十年李巨卿榜及第。少聰敏,承鄉曲之譽。 初從計吏至京口客舍,月夜閒步,聞戶外有行吟聲,哦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凡再三往來,起遽從之,無所見矣。嘗怪之。及就試粉闈,詩題乃《湘靈鼓瑟》,起輟就,即以鬼謠十字爲落句,主文李暐深嘉美,擊節吟味久之,曰:"是必有神助之耳。"遂擢置高第。釋褐授校書郎。嘗採箭竹,奉使入蜀。除考功郎中。大曆中爲太清宮使、翰林學士。 起詩體制新奇,理致清贍,芟宋、齊之浮游,削樑、陳之嫚靡,迥然獨立也。王右丞許以高格,與郎士元齊名,士林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集十卷,今傳。 子徽能詩,外甥懷素善書,一門之中,藝名森出,可尚矣。凡唐人燕集祖送,必探題分韻賦詩,於衆中推一人擅場者。劉相巡察江淮,詩人滿座,而起擅場。郭曖尚主盛會,李端擅場。緬懷盛時,往往文會,羣賢畢集,觥籌亂飛,遇江山之佳麗,繼歡好於疇昔,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於此能並矣。況賓無絕纓之嫌,主無投轄之困,歌闌舞作,微聞香澤,冗長之禮,豁略去之,王公不覺其大,韋布不覺其小,忘形爾汝,促席談諧,吟詠繼來,揮毫驚座。樂哉!古人有秉燭夜遊,所謂非淺,同宴一室,無及幹亂,豈不盛也!至若殘杯冷炙,一獻百拜,察喜怒於眉睫之間者,可以休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
  • 李巨卿榜:這裏指某次科舉考試榜單。
  • 粉闈:古代稱科舉考場。
  • 釋褐:脫去平民衣服,指始任官職。
  • 校書郎:官名。
  • 太清宮使:官職。
  • 翰林學士:官職。
  • (shān):刪除。
  • 嫚靡(màn mí):華麗,華美。
  • 王右丞:王維,曾任尚書右丞。
  • 沈、宋:指沈佺期、宋之問。
  • 錢、郎:錢起、郎士元。
  • :錢起之子。
  • 懷素:唐代書法家。
  • 擅場:壓倒全場,指技藝高超出衆。
  • 劉相:可能指劉晏等官員。
  • 郭曖:唐代大臣。
  • 尚主:娶公主爲妻。
  • 疇昔:從前。
  • 韋布:韋帶布衣,指平民。

翻譯

錢起,字仲文,是吳興人。在天寶十年李巨卿那一榜中進士及第。他年少時就聰慧敏捷,在鄉里享有聲譽。最初他跟着計吏到京口客舍,月夜時閒適散步,聽到門外有邊走邊吟詩的聲音,聽到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這樣反覆來了幾次,錢起急忙跟過去,卻什麼也沒看見。他曾經爲此感到奇怪。等到參加科舉考試時,詩題是《湘靈鼓瑟》,錢起停筆就寫,就將那鬼謠的十字作爲結尾的句子,主考官李暐非常讚賞,拍節吟詠品味了很久,說:「這一定是有神靈相助啊。」於是選拔他置於高等。脫去平民衣服開始擔任校書郎一職。曾經採集箭竹,奉命出使入蜀。後來擔任考功郎中。大曆年間擔任太清宮使、翰林學士。錢起的詩體制新奇,文理情致清新豐富,剪除了宋、齊時期的浮華,削去了梁、陳時期的華美豔麗,決然獨立。王維讚許他有很高的格調,他與郎士元齊名,士人們說:「前面有沈佺期、宋之問,後面有錢起、郎士元。」有詩集十卷,流傳至今。錢起的兒子錢徽能作詩,外甥懷素擅長書法,一家人中,藝術名聲紛紛涌現,值得推崇啊。凡是唐人聚會或送行,一定是探題分韻寫詩,在衆人中推舉一人技藝突出的。劉相巡察江淮時,滿座都是詩人,而錢起技藝突出。郭曖娶公主盛會時,李端技藝突出。緬懷興盛時代,常常有文人聚會,羣賢畢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詩﹐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職。此書成於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詩人傳記二百七十八篇,傳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計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許多詩人在舊史中無傳可稽,辛氏廣採資料,“遊目簡編,宅以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以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傳·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記載詩人登進士第年等,十分可貴;“傳後附以論,多掎摭詩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藝林”(《四庫全書總目》)。辛氏雖爲衆多的唐代詩人立傳,而其主旨卻似乎在因人而品詩,重點在標其詩格,而不在考敘行跡,所以其中敘述詩人生平部分,雜採文集、筆記、小說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鑑辨,史實的疏誤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詩文,或採擇前人舊評,或在前人舊評基礎上有所增飾,或自出新意,品評詩歌,則頗具啓發性。所以,“此書的主要價值與其說在提供詩人傳記史料方面,倒不如說是在唐詩的品評方面。”(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但它畢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詩人傳記,故歷來爲研究者所重視。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