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花盡春猶冷,羈心衹自驚。 孤鶯啼永晝,細雨濕高城。 擾擾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絲閃夕霽,隨處有詩情。
拼音

注釋

羈心:羈旅之心,即客心。 永晝:整天。 擾擾:紛亂動盪的樣子。 悠悠:形容憂思不盡。 夕霽:傍晚的晴暉。

《春雨》是由宋代詩人陳與義所著的詩詞,大自然的各種景致,表現在詩人的作品中時,隨著詩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許多詩人感到「喜」,而陳與義卻感到「驚」。前兩聯用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意,而不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意境,所以,一場春雨過後,看不到杜甫「花重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稼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落花無數」,和自己眼前的「雨濕高城」。聽不到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而聽到杜甫「恨別鳥驚心」。一箇「孤」字,把爲避兵亂的詩人孤獨凄凉的心境傳出,似乎有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砌成此恨無重數」的意境。而「蛛絲」又和辛稼軒「算衹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非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衹是陳與義寫得更含蓄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心(jī xīn):客居他鄉之心。
  • 永晝:漫長的白天。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悠悠:形容長久、遙遠,這裏指時光漫長。
  • 夕霽(jì):傍晚的雨停了。

翻譯

春天的花兒都已凋謝,春天卻依然寒冷,客居他鄉的心情只有自己暗自心驚。 孤獨的黃鶯在漫長的白天裏啼叫,綿綿細雨打溼了高高的城牆。 紛紛擾擾究竟成就了什麼事,時光悠悠讓我就這樣度過此生。 蜘蛛絲在傍晚雨停後的夕陽中閃爍,隨處都能感受到詩一般的情韻。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雨中的景象以及詩人的心境。詩的開頭通過「花盡春猶冷」表現出春天的蕭索和寒意,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不安,「羈心只自驚」則直接點明瞭他客居他鄉的憂愁。「孤鶯啼永晝,細雨溼高城」進一步烘托出悽清的氛圍,孤鶯的啼叫和細雨的滴落,增添了幾分寂寥。「擾擾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紛擾的無奈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最後兩句「蛛絲閃夕霽,隨處有詩情」,在黯淡的情境中透出一絲亮色,詩人從蛛絲在夕陽光輝中的閃爍中發現了生活中的點滴詩意,體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知和對生活的熱愛,也爲全詩增添了一些積極的情緒。整體上,這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

陳與義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爲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663篇诗文